“学霸”与“学渣”岂能用分数衡量_2016全国1卷57分
发布时间:2018-11-14 11:24作者:湖北考生阅读:822
本文在素材运用上,注重选点突破,重视细节,用情节扩写的方式演绎素材:
①注重思拼,演绎素材。文章围绕““学霸’与‘学渣’岂能用分数衡量”进行阐述,将其与“唯分数论”“人生”“应试”等构筑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且在论述中结合热点事件论述,此文很明显地高于那些泛泛而谈的作文。
②横向拓展,联想丰富。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相似联想,同时,现代作家的相关言论信手拈来,从而使得文章内容非常充实,反映出考生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且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
“学霸”与“学渣”岂能用分数衡量
漫画中,从100分到98分,左边那个“学霸”得到的是一个掌印。而由55分到61分,右边所谓的“学渣”得到的却是一个亲吻。后者让人觉得理所应当,但98分的巴掌印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甚至不可理喻了。两张试卷不同,对应的难易程度明显不同,用上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判下一次的考试,显然是不科学的,也充分反映了“唯分主义”的论调。“唯分数论”是当今家庭教育的通病。正如漫画中那位学霸的家长,他们大都只关心孩子考的分数高不高,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等一线名校。可有谁去反思类似复旦投毒案的学生呢?他们是学习的天才,却存在人格上的缺陷,这是当今“唯分数论”的恶果。以分数论英雄是我国当今家庭教育的常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更多人关注的是学生的分数和成绩。长期在缺乏生命教育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造成了我国学生缺乏对他人生命和人格的尊重,缺失对生命的敬畏。
由此我们想到了功利主义,即以功利作为人生第一信条。史铁生曾说过:“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想必最后的成功与失败,只要奋斗过即无悔。人生存在的价值在于过程,正是那追求理想的过程,让人不囿于“分数”之间,不困于逼仄的自我天地。
反观杭州某中学的“1+l”素质教育工程,让我们感受到教育改革的春风。这所中学在充分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以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带动学校的艺术、体育素质教育,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立了体育类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21个兴趣班供学生选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选择需求。他们跳出“唯分数论”的怪圈,促进孩子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浮躁是现代人的通病,技术不断更新,社会飞速发展,短短三百年间,社会变得大不相同,飞速发展带来的浮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怀着一颗踏实、求真的心。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社会和学校应该平心静气地对待考分。孩子不是分数机器,“唯分数论”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学霸”与“学渣”岂能用分数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