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体育之效》
2021年新高考全国一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说明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赞扬体育精神,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引导社会重视体育,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具体审题构思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思考。
一是针对材料谈体育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个层次是所有考生都能想到的,从材料内容出发,写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让体质孱弱的人变得强壮,让强壮的人变得更健壮。当然,高考作文应该不会这么浅层次,绝大部分考生对作文的审题应该不会止步于此。
二是由体育运动谈到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人固然需要“野蛮其体魄”,但更要“文明其精神”。考生要从体育健身谈到个人发展,这涉及到个人的专业技能发展和思想修养发展。同样,个人的强弱会随着自我的态度行为而变化,国家亦如此。国家需要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齐发展,才能真正强大。这个层次,需要考生能突破个体发展的局限,进一步考虑到一个社会的肌体也是如个人一样,既要健壮,也要文明。
三是跳出材料看到矛盾的转化性,談“强与弱”的转变。人与社会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变化”的,所谓的强和弱都是暂时状态,在努力的那一刻,在放弃的那一刻,变化就在无形中悄然起作用了。所以,在强的时候,要继续努力,否则会发生逆转。考生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转化性。
总之,材料内容简短,容易理解,考生容易把握。但要想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考生得深入理解材料内容,联系自身发展,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深度挖掘。
2021年新高考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全国新高考卷作文试题是一道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言论类型)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审题立意时,需要考生聚焦于材料中心(关键句、议论的文字),根据材料中心,多角度发散思维,化大为小,化虚为实,选准一个角度,切入一个口子,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发表感悟或抒发情怀。
材料引用的是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之效”的论述。论述里有五句话,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第一、二、三句是间接引用。前两句从身体耳目的变化揭示了体育之效,内蕴了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规律,启发考生要用发展变化的观念认识事物,这是材料的表层,起到引入的作用,是后面阐述强弱之变的依据和铺垫;第三句釆用对比(假设)揭示了材料的核心,强和弱都可以转化,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如果滥用,不节制、不顺应,强可变弱。
如果勤勉、坚持,自律,弱可变强;第四、五句是直接引用,表明对待强弱的态度,强不必喜,弱不必悲,要有自信,强调要恰当地把握自己的强弱之势,启发考生强弱转变决定于自身努力,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发展自己,努力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第三、四、五句话直奔主题,进一步帮助考生在审题立意和选材构思上明确了思维角度,便于他们抒发真知灼见。
借名人言论让考生明白一种道理,或对道理的多元理解,更趋向于对人生道理的分析,这一道题目精准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引导考生回归阅读材料传统,关注人生,体会生活、感悟时代精神,有利于人才选拔和引导教学。整体看,整个题目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以经典材料传递时代哲理
题目所选材料显然是经典的,而对于如何强身健体、耳聪目明,却不是考生应该讨论的重点,材料关键句“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所隐喻的哲理才是考生真正应该聚焦的核心。即考生应该从身体强弱、耳目聪明的互转中挖掘出启示、感悟、思考,成为考生写作的关键所在。
2.以矛盾认识反映辩证思维
题目倾向于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引领考生以思辨的眼光,由表及里、由正及反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展示哲理思维,凸显文化底蕴,这是新高考作文的重要导向。
3.以点面分析凸显生活逻辑
材料从身体变化这一个“点”进行延伸,反映出认识强弱转化问题的方法这一个“面”,要求考生将思维摆脱身体变化这一点,由点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大众,把眼光投向更加广阔的视野,深入挖掘材料中强弱之变(强弱之辨)所反映出的理性精神,揭示事理的本质内涵。
4.以深入浅出拓展丰富视野
题目立意空间广阔,立意角度丰富。考生既可以“小切口,大开掘”地写作——采以小见大的手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也可以深入浅出地进行论述。
参考立意:1.强弱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无谓强弱,自强不息。3.勤自锻炼,弱也禁风。4.恃强凌弱,不可取。5.不以强喜,不以弱悲。6.强不可恃,弱不足惧。
2021年新高考全国一卷高考作文题目审题立意
本题属材料作文。首段的材料类型是名言。具体内容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在《体育之研究》中关于“体育之效”的论述,表面上是谈体育的作用,但通过化实为虚的作文思维角度来看,深层更多的是锻炼精神、提升思想的好处;宽度是生活改变、社会发展的进步。好处是什么呢?名言中谈到体质的改变,谈到目可以明,耳可以聪,这些是好处,但后面的“强弱”思辨,更可以把思想、精神、生活、社会诸多方面的思辨考虑在内。第二段共两句,是两点提示:
其一“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启示”二字更是明确提示考生。可以从毛泽东的话谈起,可以谈体育,但更应该关于思想的体育,精神的体育。经过思想、精神的体育锻炼,心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其二“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则提示或要求考生不能脱离材料,要从材料入手或者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否则就会偏离题旨,背离了作文要求。第三段“三自”要求,在内容和主题有所限制的同时,也给与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从命题的提示要求来看,还是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较好。
【审题立意】
1、锻身锻心,强我强国
2、锻炼,由弱变强的秘诀
3、强而不练可悲,弱而不息可赞
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高考作文怎么写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是毛泽东论“体育之效”的有关文字,言说身体,有目、耳等“点”的变化,也有“面”的“强弱之变”之类。概而言之,是说“体育(锻炼)”对身体会产生影响,而且会有向强和向弱两个维度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写作必须在“体育(锻炼)”于“身体”的关系上展开,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围绕从中得到的“启示”言说。
2.价值判断的限制。基于《体育之研究》问世的时代背景,对“体育(锻炼)”的功能、价值、意义等,都应该从正面积极肯定,躬自践行,并倡导大众加入到“体育(锻炼)”中,从而强身健体,改变人们心目中特别是外国人的“东亚病夫”的陋见。
3.具体行文的限制。“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和“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也不是一回事。前者意味着要始终围绕着“体育”展开,所谓“扭住了说”;当然也可以适度“外联”——运用同质的或反向的材料。这,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之后就丢开材料,着力去论证所提炼观点的正确性、意义、价值,材料的作用仅止于提炼观点的作文是大相径庭的。
开放性
1.思维的开放。材料是关于体育的,主旨是说“变化”的。既然是“变化”,就有“变好”和“变坏”的可能。你可以说体育运动的正向功能,也可以说过度体育运动对身体的伤害,关键是要将体育锻炼的表象与强弱关系的本质结合起来展开论证,才能由表及里,由象显性,把握问题本质。
2.立意的多元。在立意过程中,考生应该从体育锻炼的功效出发,进一步论证体育锻炼与强弱之间的观点,最终讨论事物强弱变化的普遍规律。可论证弱者通过锻炼最终变强的道理,也可以论证强者滥用其强最终复归弱小的道理,也可以论证强弱之间的变化最终决定于炼与不炼的道理。只要逻辑自洽,自圆其说,都是上乘的立意。
3.文体的开放。虽然“要求”中说“明确文体”,但是和大家习见的“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规定下的写作多是时评类,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正如题目后面要求所示:“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既然要写“感悟与思考”,自然是选择议论文体最为明智。当然,对于这个具体的材料而言,如果能通过记叙文的方式得到“启示”也无伤大雅。
解题
这道题诞生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大背景下,应该说在很多关注高考、研究高考的语文老师的意料之中。所以说,这道高考作文题还是以求“稳”为主,并未超出大部分高考师生的复习范围。
虽然并非“出人意料”,但是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写出一篇考场佳作来,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在材料中设置了许多隐含的写作任务要求。
首先材料立足于“体育之效”,阐述体育(锻炼)与身体强弱的关系,赞扬体育精神,阐发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引导全社会重视体育,关注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引导青年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进而健全人格,淬炼意志。
其次材料中“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是个关键句,随后的“目不明”而“明”、“耳不聪”而“聪”,(身体)“至强”而“至弱”、“弱”而“强”都是对“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的具体申说。此为“因”,也可以说是“前提”;有了这样的“因”(“前提”),得出下面的“结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如果考生不仔细思考材料的逻辑结构,很可能会偏离写作任务,最终造成偏题、跑题的后果。
再次,考生要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高分作文,除了分析材料的论说逻辑,同时还要关注材料的文化背景。联系《体育之研究》一文问世的背景看,这个“结论”非常有时代意义:当时的中国为帝国主义列强环伺,旧中国积贫积弱,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一代伟人、刚刚二十出头的毛泽东高屋建瓴、目光如炬,撰此宏文,提升民族自信,振奋国人精神。表现出超越同侪的远见卓识。如果不思考材料的文化背景并与当代社会进行对比,则很难挖掘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背景与当代思考。
考生在审题时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单题目中“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之类任务指令,即是把文体更多地引向了议论类。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诞生以来所伴生的“文体窄化”现象。所以,“要求”中出现的是“明确文体”,而不是习见的“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因此,“明确文体”主要就是让你把文体确定为议论文类,进而充分体现文体特征。当然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以书信、演讲稿、辩论词、倡议书之类的方式下笔成文,但是,考生需要具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在写作过程中把握“×××其表,议论文其里”的原则。当然就这个具体作文材料而论,如果能以绾结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材料的认知,似乎也不无不可,甚至还可以出彩,但是选取记叙文体对于考生的要求其实更高,需要考生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立意上,考生需要在发散思维的同时做到精准立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意味着你的一篇文章里,只能是一个角度,一个立意,不能多个角度、多个立意;虽然审题时你的思维可以张开。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发散——锁定”。我们的思考应该从体育之效用出发,但是我们的思考不应该局限于“体育”,而应该从“体育”出发结合材料,拓展到事物强弱关系的发展变化之上并把握其本质规律。但是,特别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思考不能离开“体育”,因为,“体育”是我们思考的基点,也是圆点。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道题既不是典型的自2015年开始亮相高考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也不是我们非常熟谙的传统的材料作文题,可以说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题型。有人按照传统的材料作文命题来审读这道作文题,也有人按照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来看待这道作文题,恐怕都有偏颇之处,这也许就是这个“介于”性质的作文命题的特质。
2021年新高考全国一卷作文题目立意
1.勤自锻炼,终能转弱为强。
2.滥用其强,强者终归复弱。
3.“炼”,是打开强者世界的一把钥匙。
……
偏题立意:
1.要加强体育锻炼。(目的性不明确。)
2.强弱是可以转变的。(脱离体育基点。)
3.变化时时都在发生。(不是材料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