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立意分析《丝瓜藤和肉豆须》
2015年山东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笔者对山东高考作文题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纵向思考和横向思考,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雷打不动的要求。从2012年以来,山东高考作文一直有一条要求,这就是:文体特征鲜明。这条“要求”传递的信息是,考生绝对不能模糊文体特征,写一些四不像的文章。要写什么,像什么,为此,应该特别突出所写作文的文体特征。
第二,稳定中寻求变化。从2012年以来,一直是新材料作文。也就是说,命题人求稳。但考察4年来所给作文材料,知道命题人也一直在求变。2012年给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名言,2013年给的是《咬文嚼字》杂志社给著名作家挑错的材料,2014年给的是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的材料,2015年给的是丝瓜藤、肉豆须的材料。比较而言,2015年的材料更具有寓意,适合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立意。
第三,特别重视人文性。作文材料要有正确的导向,也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就2015年山东高考题而言,材料的首段说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但这个小孩非要给以分辨,可以说是好奇心驱使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探究精神。种丝瓜与肉豆,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这个孩子却非要分辨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要知道,将二者分清或分不清,都不影响它们的生长。可以说,这个孩子纠缠于丝瓜与肉豆生长的细节,不是务实,而是务虚。父亲特别强调种丝瓜与肉豆是用来吃的,而不是用来分辨的,这说明父亲特别务实。由此也可以看出父亲特别重视结果,至于它们生长的过程倒在其次。可以说,本则材料蕴含的好奇心、探究精神、务实精神、重结果,都是一个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立意分析
对于这道作文题目,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探究精神,引领成功
从小孩分辨藤、须的角度切入,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出论点,之后举例。举例时,可以先写外国的,比如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探究;再写中国的,比如袁隆平对超级水稻的研究;先写古代的,比如张衡对地震预测的探究;再写当代的,比如中国航天研究者对航天的探究。最后总结点题,照应开头。
2.顺其自然,最为重要
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既然分不清,那么顺其自然好了。由此切入引出论点后,可以联系社会实际,从人们不顺其自然所干的傻事、错事说起,进行分析,指出其严重后果,从而让人们醒悟。最后可以再回到“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这句谚语,紧扣材料点题。
3.脚踏实地,做务实派
从父亲的话“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切入,引出论点。然后引用名人名言,比如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叙述名人事例,并加以分析。最后联系实际,给文章以时代生活气息,并提及命题材料,照应开头。
4.心有所重,敢于舍弃
父亲看重果,即瓜与豆,至于藤须相缠,倒是没有必要看重,甚至可以不放在心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被相缠的藤须左右,那么又何来瓜豆。由此切入后,便可引名言,举事例,来分析论证。为了使文章中心论点鲜明突出,可以在文中重复某些能够点明中心论点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