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星星》
2006年山东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
那儿有灰尘、石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今年作文貌似话题作文,实则为材料作文。因为命题人特别提醒考生“联想或感
悟要与这首诗的寓意有关”,即必须以所给材料的主旨为作文的中心来写,否则就可能被判
为离题,这正是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之所在。不过所给材料立意也很宽泛,可写现象与本质,距离与认识,也可写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对比。一句话,,只要抓住二者的内在联系立意,就不会有闪失。
2006年是山东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已经历七年话题作文的山东考生今年走进了“后话题作文时代”。
去年高考时,“话题作文时代”即已终结,形成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今年山东各地的模拟试题依然是话题作文,许多语文教师依然捧着话题作文不放,不注重材料作文的训练,最终导致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大溃败”:作文平均分41分,80万考生无满分作文,高分作文少之又少。
今年的材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立意:
(1)从“远看”的角度去理解:遥远的星空中,那闪亮的星星最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这都是遥远的距离造成的。人类对美好事物怀有梦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立意的角度可以是距离产生美、人应该怀有梦想等等;
(2)从“近观”的角度去谈问题:登上星星之后,发现星星和地球一样,也有“纤瑕”,并非完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为外物的假象所迷惑,方能洞若观火。立意的角度可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等等。
(3)将“近观”和“远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距离远了,就有美好的想象;距离近了,不免会心生失望。如同怀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越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越痛苦。处理好“梦想”和“现实”的关系,人生才会既美好又有意义。立意的角度可以是梦想和现实的关系等。第一和第三种立意容易出彩,第二种立意易写难工。
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名师点评
张凤山(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这首诗以“星星”作为意象,创造意境来表明哲理。诗分为两节,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传达蕴含的意蕴和道理。第一诗节,诗人通过透露情感的词语“总以为”来阐发自我的态度,仰望天空的人的这种认识,是自我的一种积习感觉,是对未涉足的遥远星际的未知理解,是一种想象的美好,也是一种美好情感的寄托。第二诗节,诗人也通过透露情感的词语“知道”来阐发自我的态度,飞上星星的人是在星星上亲眼看到的情景——有灰尘、石渣,而且还针对前一诗节中所表达的态度作了暗示性的映照——和地球上一样复杂。显然这首诗所表达的是对同一事物的两种认识,一种是美好的想象,一种是对实际状况的非美好的本色的揭示。“星星”那儿也“和地球上一样复杂”的客观真理,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被情绪和物象所迷惑!由此可以产生以下联想和感悟:①莫让浮云遮望眼;②要识庐山真面目;③超越感性认识追求理性认知;④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⑤消除认识与现实的差别;⑥让主观的视网膜安装上客观的角质;⑦“猜想”为虚,“眼见”为实;⑧“心知”方需“践行”识;⑨名副其实乃为大;⑩让单纯的自我成熟起来,等等。以上所列的十条既可作为表情达意的内核,又可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了。当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联系现实,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引申,由此及彼地探究更深远的意义。
唐惠忠(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写材料作文,吃透材料的内涵,进而审清题意、准确立意至关重要。山东卷提供的是一首哲理诗。所谓“哲理”,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理。据作者雷抒雁讲,写《星星》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不论对文学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一个从虚幻浮躁向现实转变的时代。在诗中,“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们遥不可及,似乎美妙至极,无与伦比。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下一些低级的错误。这首小诗就是那个时代大背景的写照,就是要告诉读者现实是很复杂的,你崇拜、向往的地方、领域也有黑暗的东西。我们的考生,临场解读这首诗,当然有可能不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但品出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应该说难度不算大——如果对小诗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压缩,那它说的就是“仰望是星星,置身其中见灰尘”;这其中,“距离”(远与近的差别)、情感起到了蒙蔽作用。如果考生把作文立意确定为“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脚踏实地”“距离产生美”等,都符合题意。具体写作时,可摘录《星星》中的某些句子作为引子,再举例论述开来;也可让诗歌的寓意统率全篇,用形象化的笔法诠释道理;当然,从文体选择来说,散文(包括叙事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是可以优先考虑的,选写散文,一定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比如始终围绕“星星”也“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这一客观真理,警示人们擦亮眼睛,千万别被情绪和表象所迷惑)。其实,只要善于联想,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类比、选用,比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年甚至少年学子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些未成年人迷失了自我……在这些方面,你个人的亲身经历很可能也不少,把自己的生活画面、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再设法加入一点儿“生活的味精”——生动、感人的细节,那么你的作文就会有亮点,就能向“发展等级”进军了。
陈鲁峰(山东淄博教研室):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除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外,还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特别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好的作文题应该给考生们提供一个“心游万仞,精骛八极”的情境,要有利于放飞考生们五彩斑斓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培养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依据阅读诗歌后的感悟或联想来作文,因考生阅历不同,对这首诗歌的思考与感悟也会千差万别。从距离的角度来谈,至少可以得出两种相对的寓意:距离产生美抑或“零距离”方能瞧得清;从错觉与真相的角度来谈,至少也可以得出两种相对的寓意:不小心,假象就会蒙蔽你的眼睛;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的……这就留下了开阔的写作空间,可以从更多角度立意,可以用辩证方法加以分析。
200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山东卷2006年的作文题,命题形式比较新颖,有特色,有创新。与全国卷一样,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但所用材料既不是寓言,也不是调查结论,是一首哲理短诗,比2005年话题材料“双赢的智慧”多了些许思辨色彩和文学气息。从写作要求来看,写作的内容限定为“联想或感悟”。全国卷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而本题要求所写内容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因此,审题限制较为严格,对那些审题能力、写作水平真正过关的考生更为有利。
“星星”这首诗,叙述了两种假设的情景。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两种人因为有不同的行为,所以对星星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认识。其难点在于:怎样解读这两种不同的行为以及对星星的不同认识。先看行为,前者是“仰望”,距离很远,而且仅限于“看”;后者是“飞上”,亲临其境,是实践活动。再看认识,前者以为星星是高贵的、完美的;后者知道星星是复杂的(注意,“有灰尘、石渣”不是肮脏和丑恶,而是说明星星是复杂的),真实情况未必如前者以为的那般完美。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和综合,我们可以发现,两种行为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位置的变化,也不仅仅在于距离的远与近,而是观察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两种认识之间,关键不是美与丑的关系,而是“见到的和想象的”与“实际的真相”之间的关系,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也可引申为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既然题目要求我们把握整首诗的寓意,那么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就是选好角度,使“无瑕”和“尘埃”达到辩证的统一。
从“完美的理想与复杂的现实”立意,可以写“脚踏大地望星空”的人生态度,人人都有梦想,事事皆有现实。在梦中,事物往往是完美的:若只是远看,光洁无瑕;现实却是让人失望的:一旦走近,充满艰辛和坎坷。我们追逐梦想,我们也坦然面对现实;完美的境界并不存在,要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要有理想但不要过于理想化,用现实导航理想;人要脚踏实地放飞理想;无论你拥有多么远大的理想、美好的憧憬,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努力,持之以恒地拼搏,义无反顾地争取。比如: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就好比遥望星星,没考上时觉得大学生活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神圣,等考上了会觉得不过如此,并且大学生活充满了坎坷。当我们由远及近走近我们心目中完美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缺点时应该努力改善它,使之变得更美好。
从“美好的现象与复杂的本质”立意,可以从审视事物的过程,写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提到“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生活哲理。有时候事物的表象十分美好,但真正触及它的实质时又是另一番情景。美好精细的事物不一定如表面那样完美无瑕,他们可能如身边的普通的东西一样,只不过你没有认真细致地了解过他们。大千世界有纯洁,也有瑕疵。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的生活如何如何,其实是你不了解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仰望伟人,大家内心都充满了崇敬之心,但走近后,就会发现其实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他的喜怒哀乐,甚至是缺点错误。有的人,在美好的形象后面总会有一张丑恶的脸。“金玉其外,败絮其内。”每一个人都有别人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许有时我们太过于注意事情的表面,而忽视了事物最内在、最真实的一面。因此,要究其本质,看其内涵,应当理性地辩证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如何对待了解事物真相后的失望?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要被事物真相所吓倒,人生的意义在于探索。
从“实践与真知”立意,可以写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亲身体验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不亲身体会就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只有近距离观察才不会被蒙蔽双眼。要了解事物,洞悉事务和事件的真相,要体验生活、走近问题、深入本质。做人、做学问、做生意,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