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2015广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涉及两种感知自然的方式:一种是直接感知自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对于自然万物的感性知识,但往往不能获知关于自然事物的全面、科学的理性知识;一种是运用科技手段感知自然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获得关于自然万物的全面、科学的理性知识,却往往不能获得对于自然事物的感性的毛茸茸的感觉。面对这两种感知自然的方式,考生要拿出自己的选择和态度,要么兼顾两种方式,要么侧重某一种方式,不管如何选择,最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理由,去说服读者。体裁上,可以写记叙文,通过写人叙事,表达自己对感知自然方式的选择和理解;也可以写议论文,直接阐明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和认识。
一般写法1.很多考生认识上有绝对化倾向,而又写不出自己的理由,或理由不充分。2.不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今年是广东省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今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材料作文的风格,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作文题目来看,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不容易审偏题,这就保持了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为广东卷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2015年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的特点如下。
一、贴近生活,时代特征鲜明
今年高考作文题“感知自然的方式”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给出的材料让考生感到很熟悉,因为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曾经历过、体验过。在材料中,电视、电脑等都是感知自然的重要途径,也给考生提供了信息时代如何亲近自然、关爱自然等重要提示。但是,如今的考生特别是城市里的考生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较少,对自然知识知之不多,作文题旨在引导考生回归生活,关注自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作文题也切入了新时代的热点,材料通过描述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与“远”,表现了高科技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交织着时代与科技的热点问题,也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种对远方风景向往的情怀蕴含其中,体现了命题者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开合有度,写作角度多元
虽然材料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感知途径,但是对于每种方式,材料中都同时提及了利与弊的双面性,提供的背景材料只陈述事实,不给出价值评判,给考生留下广阔的自由思考空间。在这个信息时代,你可能要通过亲身的体会,才能够知道自然之美,但是你又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浏览天下的美景。这两种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哪一种感受好呢,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是看云识天气还是天气预报,也不管你是漫步林间还是轻点鼠标,考生可从任何一个角度去写。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自由表达的权利。当然考生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要记住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要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两种途径的对比等关键词来写,一定不能脱离材料限制。
三、注重能力,思辨色彩浓厚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温儒敏主张高考作文应该拥有更多思辨性,而不是堆砌名人名言、传说典故,尤其是近年来作文的“文艺腔”偏重,得适当纠正。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以探讨自然“远”和“近”为题面,注重考查学生对当下生活的认知能力,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
因为当我们直接感受自然时,我们离自然很“近”,但是离自然之名称概念与物理性质就较“远”;当我们用认识的方式去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时,我们离自然很“近”,但我们离真实的自然、具体的自然就很“远”。“远”与“近”带有辩证意味。因此考生在写作时就要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及感悟,理性地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并思考背后的原因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可以说这一道作文题不仅考查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力,还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像广东这种切入点较小的新材料作文,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紧扣材料来写,不能太泛,不然新材料作文就成了话题作文。比如今年这道作文题的关键词有“感知”“自然”“途径”“结果”(“远”“近”),在行文时,不能脱离“自然”这个范畴,要紧扣“感知”这个词,即人(考生)如何感知自然,通过什么途径感知自然,围绕“自然”谈“远”与“近”的辩证关系。据陈少华教授介绍,有些考生脱离材料,只谈“途径”,或只谈“远近”,或只谈“感知”“环保”“得失”“美”“实践”,等等。这也提醒我们在新材料作文的教学实践和备考复习中,要充分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意义,不能“一行白鹭上青天”。
知自然,亦要“感”自然
三月的微信朋友圈,到处流传着几张关于黄金风铃木的图片。图中的花簇一片金黄,一朵朵花倒挂着像一个个风铃,很是招人喜爱。可显然几张图片根本满足不了我的欲望,我一边上网查着黄金风铃木的花期,一边筹划着周末出游亲自拥抱一场盛大的花事。
科技日益进步,为人们认知自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轻点鼠标,便可查花木属性,打开电视,便可知雨雪阴晴。科技向人们传递着“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理念,却让奔走在快节奏生活中的劳碌众生以为凭此便可尽得自然。他们以为冰冷玻璃背后的几个符号、几张图片便是自然的全部,甚至有人妄想从中可收获古人常说的能润泽心灵的自然甘霖。殊不知,这种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能让他们看到“黄花”就认为是油菜花,听到黄花梨木只会想到砍了赚一笔,见到木棉花只会捡回家煮一锅去湿汤。对自然只知皮毛,不曾深入体会,注定他们也无法获得自然的恩赐,所以他们的心灵依旧贫瘠与干涸。
自然不是困在玻璃柜中失去生气的标本,它是鲜活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甚至有语言、有情感的。而这些,必须走出去,投进自然的怀抱才能体会得到。你可以在电脑上搜索出很多关于“长江”的解释词条,却无法感受到亲临长江时的心境壮阔,也无法体会江水翻滚着诠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间意义;你可以躲在石室森林中打开电视看着一派田园风光,却无法感受到身临田园的心旷神怡,也无法收获山水煞费苦心安排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的一刻明净安谧;你可以通过手机玩着虚拟的种菜游戏,却无法感受到亲手收割庄稼的丰收喜悦,也无法真正领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谛。
感知自然,就如同做一道写景诗的鉴赏题。只知道答题术语还不够,还需要对诗歌意境正确且深入的领悟。答题术语的获得很简单,翻翻教科书就能掌握,这就像通过科技途径去认知自然。这种途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答案,却不能助我们拿到满分,它充其量只是“知”,并未做到“感”,必须要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才是抓住了诗歌的灵魂,这如同要真正理解自然,就要对自然做一番深入的感悟。而要做到这一“感”字,必须走进自然,与自然共呼吸、同对话,让清澈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血液,让芬芳的花香盈满我们的衣袖,让飘落的落叶漾开心湖的涟漪。只有把“感”与“知”结合起来,通过“感”促进“知”,通过“知”更好做到“感”,才能真正解读自然,才能使“自然”二字鲜活起来,才能使自然滋润我们心灵的同时发自内心地守护自然。这是感知自然的圆满答案,也是感知自然的最终归宿。
我感激科技让我认识了美丽的黄金风铃木。通过微信把图片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知晓这份美丽。然后明年三月让我们相约去看黄金风铃木吧,徜徉在金黄的海洋中,跟随一个个“风铃”一同起舞。那时你会发现,你不是玻璃屏外的看客,而是其中曼妙的一朵。
- 作文点评:感受新。像前面的《自然很近,人心很远》一文一样,本文也是一篇充满感受性的好文章。文章先从筹划着周末出游亲自拥抱一场盛大的黄金风铃木的花事写起,首先调动起读者的感性,然后批评了科技感知自然的不足,笔锋一转,正面表达了感知自然的感性方式——“而要做到这一‘感’字,必须走进自然,与自然共呼吸、同对话,让清澈的流水流进我们的血液,让芬芳的花香盈满我们的衣袖,让飘落的落叶漾开心湖的涟漪”。文章结尾重又回到黄金风铃木的话题上,既照应了开头,又突出了感性。
- 大量运用排比句。文中画线的几组句子都是排比句,这几组排比句大肆铺排,突出了“感”自然的方式,也就突出了感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