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0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立意解析

发布时间:2020-9-8 10:51作者:浙江作文题阅读:1287

200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立意解析

2005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由唐诗“一叶落知天下秋”和宋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出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语言含蓄,富有象征性,既有感性体验的意味,也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超越了思想品格、伦理道德的范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文学性话题是富有诗意的、形象化的,它与哲理性话题不同,它涵盖的内容更广,对审题的要求也不一样。“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一话题内涵丰富,可以做多元化理解,包含小与大、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一话题可以理解为一枝一叶组成一个世界。正如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瓦构建而成的。大是由小组成的,无数个瞬间和有限构成永恒和无限。这是一种“万物皆数”的观点,世界由数构成,在自然界,事物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这种看世界的方法产生得很早,追求人文者想努力超越它,但是其真理的光芒依然闪耀。

这一话题也可以理解为从一枝一叶看世界。由小见大,见微知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从小事物看到大世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瞬间蕴含着永恒,有限里看到无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一事一物觉宇宙之无穷,叹人生之短暂,这是儒道的思想。

这一话题还可以理解为一枝一叶就是一个世界。小就是大,一就是多,有限就是无限,瞬间就是永恒。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蚂蚁、蝼蛄、一花一草、砖头瓦片,都直接呈现大千世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里,去体验无限、永恒、空寂的宇宙本体。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这已经达到禅学中“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

话题大及无穷,深至无底,蕴含深厚的人文底蕴。佛的世界、道的境界、儒的思想、前苏格拉底时代的种种哲学态度……人类一切思维方法都可以由此生发。对生活阅历、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审美情感不同的考生来说,人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和题材内容,人人有话可说,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文学历史、生活琐事、社会现象,可以尽收笔底。不论伟大或渺小,神圣或卑微,从古希腊文化、大汉盛唐,到一阵秋风、一枝残荷、一本书,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千秋万代,任何人、事与物都可以切题,都可以写。比如:

窗外的花谢了,易安居士伤感着“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后主踯躅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而龚自珍则豪情澎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无数文人骚客的咏叹下,我们的世界霎时丰富了很多;在敏锐的观察中,我们认识的细节化成了一幅巨大的山水写意画,我们认识的有限空间联结成无限的天地。

中国传统散文笔法,强调口子要小,一人一事,从小事物中感悟大道理。所以,《史记》中的本纪、魏晋随笔、唐宋散文,几乎任何一篇好文章,都能切合“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个题意,即使是从明清小说中截取的片段也不例外。

一个小小的话题,几乎能够涵盖无穷,是因为它富有文学性,具有形象性和象征性。文学性是形而上的东西,它超越了具体的人、事、物和道理,又蕴含在它们当中。考生大多不懂这类作文的三昧,如果有人懂,但他缺乏诚信,投机取巧,考前宿构,考时默写,评卷者将非常为难,很难判断该考生到底懂不懂题意,会不会写文章。

如果把话题缩小,直接让考生谈“寻常细微之物之于大千世界”或者谈“有限与无限、瞬间与永恒的关系”,话题的内容就会小于材料,对考生作文的限制就会大一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宿构,但是“味”又失去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骨髓里,喜欢绕过直白,追求“蕴藉”。

话题是从材料中生成的,材料和话题的同一性越强,歧义就越少,越便于考生和评卷者把握。然而两者的内容很难同一,除非是命题作文。一般来说,话题的限定少,其内容往往大于材料的内容,而从限制作文的角度考虑,话题的内容小于材料的内容更能有效防止宿构。比如2005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提供了一组社会的广角镜头,呈现了不同的文化生活,要求考生审视和辨析,“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这后一句话使得话题内容小于材料内容,对作文范围做了适当限制。说理性的话题比较严谨,便于限制作文的内容,而文学性强的话题是富有张力的,有利于考生发挥个性进行创作,却不利于对作文进行限制。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追求审美性和开放性,往往会影响有效的性质区分和范围限定。

20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是从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的调查报告引出的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2005年浙江省高考又出了一个好作文题,从面对现实的人文思考,强调说理,转向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视审美感悟。命题依然沿着人文方向探索,意在以文学性强的话题发掘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素养,这一探索是很有意义的。而今人们为了实际的利益丢掉了审美情操,为了物质的享受丢掉了精神的追求。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唤醒审美情感,拯救人文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好作文题,应该能催生出好作文。可是三十多万考生,写出好作文的寥寥无几,平均分可能还略低于2004年。从考生作文看,大多披着华丽语言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没有实质内容,写日常生活见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人”“文”错位,各跑各的车。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中感悟美丽,锤炼思想,领悟人生哲理,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不是高考试卷上一个文学性话题所能解决的,更应该成为教学者和命题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