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如何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的方法切议论文分论点

发布时间:2017-9-22 13:55  948次浏览  
范例导引: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请找出主体部分的各个分论点,并思考这些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什么关系。
一花一世界
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数。其实,他们都对。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其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人生如何选择?真的很难挑选,可以快走追赶,直指成功;可以慢走领略,欣赏夹岸平沙、落英缤纷。既然有如许答案,何不在多元的世界里,以包容的心态看万事万物?容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因为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
(2000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浙江一考生)
本文的分论点依次为:
①“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
②“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理解”,
③“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方法”,
④“不同的方法形成不同的答案”。
这些分论点互为因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阐述了答案丰富多彩的原因,一气呵成,严丝合缝。
小结: 从根本上说,议论文的主体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为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论点也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① : 围绕论述的话题或论题要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或者话题本身就是论点);一般说来,切分的几个分论点应该是递进关系,这样探究的原因才能由浅入深,逻辑性强。 注意事项② :分论点提炼为简洁的陈述句、判断句(或警句)。
注意事项③ :发挥分论点扣题、现题、点题的作用。
注意事项④ :分论点要避免重复、交叉、包含。
病例透视:下面的选文除了篇幅未能达到800字外,还存在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混为一谈的现象,请简要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
可敬的“第一个”
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是哥伦布,第一个发明火车的是斯蒂芬逊,第一个驾着飞机飞向蓝天的是莱特兄弟,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是牛顿,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的是毕昇……第一个,这些令人瞩目的太多的“第一个”大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在“第一个”成功中透着可敬的创新与胆识。因欲创新,则必破旧;欲破旧就必然会遭遇传统顽固保守的旧势力,就必须具有超人的胆识。在神权统治下的中世纪欧洲,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质量不等的物体落地速度不同。年轻的伽利略经过反复研究,向这个“神圣”的教条提
出了公开的挑战,宣称:“在可忽略空气阻力下,质量不等的物体落地速度相同。”于是人们嘲笑他,挖苦他,甚至有人骂他是疯子。但他毫不动摇,勇敢地在比萨斜塔上当众试验,终于推翻了统治人们1000多年的亚氏传统理论,建立了科学的自由落体定律。试想,如果伽利略面对旧势力的反对胆怯了,那么亚氏理论还不知道要统治人们多少年呢?鲁迅先生在《今春的良种感想》中深刻指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呢?……”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去旧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正走着一条前无古人的改革创新之路,各行各业正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的“第一个”,我相信正是无数崭新的“第一个”,将给祖国带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这篇文章的论述不全面,主要原因是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文章的正文部分只有一段,着重阐述“„第一个‟的成功中透着可敬的创新与胆识”的观点,这只是一个分论点,与开头的论点等同了。
若要修改,文章还须再切分一到两个分论点,如“在创造„第一个‟的过程中,还要经常遭受无数失败的打击,正是它的来之不易,才让人感到„第一个‟的可敬”;“„第一个‟的可敬之处,还在于他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等。这样内容就充实深刻多了。
强化训练1
以“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为中心论点,从“为什么”的角度切分分论点。 强化训练1参考答案 立意示例: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强化训练2
根据下面的作文题,思考并讨论:如果要写成议论文该怎样切分分论点? 请以“对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强化训练2参考答案
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对手。 分论点:
①对手可以是在斗争中不共戴天的敌人,也可以是在竞争中携手双赢的朋友,还可以是存在于自身的人性的弱点。 ②我们正因为有了对手,才没有了迷茫与寂寞。
③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对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