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写规范议论作文,最重要的是布点,即设置分论点。我们只要知道布点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就能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设置分论点。下面介绍几种分论点设置角度提示,谨供参考。
一、概念界定:即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设置。
题目: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请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议论文。(列结构提纲)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二、价值与影响:即找出话题的主旨价值。正面的是什么?反面的是什么?
例如: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设置分论点)
“杂”的价值:
1、“杂”能够使人知识全面;
2、“杂”能呈现事物的多彩特征;
3、“杂”是“精”、“专”的前提。
三、需要与条件:即实现话题主旨的方法与所需条件。
例:题目《坚持》(设置分论点)
“坚持”需要:
1、坚定的信念;
2、坚强的意志;
3、恰当的方法。
四、原因与理由:即为什么要实现主旨。
例:题目《选择诚信》
选择诚信,因为:
1、它比美貌来得可靠;
2、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3、它比金钱更具内蕴;
4、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
五、名人片断组合:名人在不同方面对主旨的体现。
例: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孔子:在周游列国希望实现“礼乐治国”的主张失败后,孔子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只有跨过这道坎,才能将自己的主张施行于天下。于是孔子广收弟子,著书立说,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苏轼:在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必须在逢迎和坚守之间做出选择时,苏轼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他选择了为社稷百姓造福的人生之路,他自求外放,深入民间,在杭州、在密州、在徐州,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在苏轼的影子,因此,这一切不仅成就了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成就了一位父母官的业绩。
文天祥:当面对投降即有高官厚禄,不降则有生命之虞的那道坎时,文天祥一定这样想:必须跨过这道坎。于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拒绝了妻子孩子的劝降,拒绝了弟弟的说服,拒绝了投降者的现身说法,选择了为国殉难的人生之路,成就了青史留名的伟业。
下面再以“苦难”为话题,分别选择五个角度布点列出分论点,以示强化。
角度一:概念界定(即“苦难是……”)
1、苦难是失去自由时的迷茫,是刚要起步就摔倒的无助;
2、苦难是走在风雨中没有同伴的哭泣,是失去亲人时的泪水;
3、苦难是胸怀一腔抱负却不能实现的忍耐,是虽然艰难但又不能不硬扛的担当。
角度二:价值与影响(即“苦难能够会……”)
1、苦难能够磨炼意志;
2、苦难能够催人奋进;
3、苦难能够造就英雄。
角度三:需要与条件(即“面对苦难,需要……”)
1、面对苦难,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
2、面对苦难,需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
3、面对苦难,需要“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自信。(余庆中学高二(3)班孔博禹)
角度四:原因与理由(即“为什么不惧怕苦难……”)
1、不惧怕苦难,因为苦难能够显露出战胜困难的勇气;
2、不惧怕苦难,因为苦难能够锻炼出坚忍不拔的品格;
3、不惧怕苦难,因为苦难能够突显出人性的真善美。(余庆中学高二(3)班晏香兰)
角度五:名人片断组合
陶渊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你身为高官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经受了家道破落,即使沦为庶民也志趣高雅,为人乐观。出于生计,你去州里做小官,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毅然选择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你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你高贵的气节。苦难——成就你高贵品格的必经之路。
屈原:“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醉。”尽管你周围是庞大的污浊,你仍然坚守“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你毅然选择承受苦难。你是混浊当是一点明亮的星光,执着地坚守着内心的高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太未悔”是你响彻云霄的诗文。汨罗江畔,你衣袂飘扬,高仰头颅,跃入水中,这是你面对苦难选择坚守的壮举。苦难——实现你美丽人生的坚守。
李清照:从“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再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在砺炼中坚硬,在苦难中刚强,在挫折中成熟。丈夫的身亡,国家的复兴成了你诗词创作的丰富内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你终在词坛上崭露头角。苦难——铸就你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