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正反对照式结构议论文范文两则

发布时间:2019-1-5 10:52作者:佚名阅读:5106
  • 正反对照式结构,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 使用这种结构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
正反对照式结构议论文范文一

“分数至上”会导致错误的价值观

有两位同学:一位在拿满分后,却因下次成绩稍有退步而挨了打;另一位则在不及格挨打后,在下一次因进步到及格而受表扬。这则漫画看似简单,实则折射出教育者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一次、两次或几次的分数便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吗?答案是否定的。作为教育者,对孩子价值的评判,不能仅仅通过分数来裁定。“分高者则优,分低者则劣”,这是一种错误的“分数至上”论。当孩子的眼中只有分数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也就贫乏得只剩分数了。

错误的价值观会导致畸形思想,引爆罪恶的弹药。如果不是有唯我独尊的价值观,又怎么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如果不是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又怎么会有令人发指的毒奶粉、毒胶囊事件?如果不是有享乐至上的价值观,又怎么会有那么多辱德败行的贪官污吏?追求暴力,追求金钱,追求短暂快感的价值观只能催生出无知甚至邪恶。

因此,我认为,要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就要改变评价孩子的方式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面论证】

正确的价值观是引领成功的航标。正如孔子以仁爱孝悌为修身的原则,勾践以艰苦奋斗为成功的契机,苏武以忠贞爱国为心中不变的信仰,林俊德以国家事业为终身之责……他们闪光点虽不同,但实质上都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积极而又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就是在这样的价值观航标下,孔子克己复礼成万世师表;勾践卧薪尝胆终胜利复国;苏武十九年的守贞持节得以流芳百世;林俊德也因至死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而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正是他们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一往无前,坚持心中所想,最终走出一条璀璨的成功之路。【正面论证】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人”,而不是研制科技产品。一个人没有“人”的意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成绩再好,分数再高,在我看来,这个人也是不成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领域,是培养学生(孩子)成“人”的素质课堂,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会让自己的学生(孩子)有所熏陶。不以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引导学生(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每一个教育者肩负的责任。

正反对照式结构议论文范文二

“学霸”与“学渣”岂能用分数衡量?

漫画中,从100分到98分,左边那个“学霸”得到的是一个掌印;而由58到61分,右边那个所谓的“学渣”得到的却是一个亲吻。后者让人觉得理所应当,但98分的掌印就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甚至不可理喻了。两张试卷不同,对应的难易程度明显不同,用上一张试卷约分数来评判下一次考试成绩的好坏,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也充分反映了“唯分主义”的论谓。

“唯分数论”是当今家庭教育的通病。北大“虎妈”、浙江“狼爸”,他们大都只关心孩子考的分数高不高,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等一线名校,可又有谁去反思类似复三乏毒莲为学生呢?该学生是学习的天才,却存在人格上的缺陷,这就是当今“唯分数论”的恶果。学生长期在缺乏人性关怀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会造成他们缺乏对他人生命和人格的尊重,鼓失对生命的敬畏。【反面论证】

由此我想到了功利主义,即以功利作为人生第一信条。史铁生曾说:“皈依不是一个地方,皈依是在路上。”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让人不囿于分数之间,不困于遏仄的自我天地。

反观杭州某中学的“1+1”素质教育工程,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春风。这所中学在充分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以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带动学校的艺术、么育景贾教育,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选择需求。校方跳出“唯分数论”的怪圈,促进孩子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正面论证】

浮躁是现代人的通病,技术不断更新,社会飞速发展,短短三百年间,社会已变得大不相同。飞速发展带来的浮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怀着一乏考实、求真的心。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社会行学咬立该平心静气地对待考分,孩子不是考试机器,“唯分数论”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学霸”与“学渣”岂能用分数衡量?

正反对照式结构小贴士
  • 简单地说,正反对照式结构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其优点是通过比较鉴别明确看法,以达到突出、深化观点的目的,从而能够鲜明地彰显中心论点。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论证结构,首先要使对照双方有可比性,要有明确的对比点;其次要对对比内容深刻剖析,揭示其本质,使其是非分明;最后正反两面并非要平均用墨,要根据观点表达的需要,明确论述重点,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表明事理。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