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心态比弱智本身更可怕
- 本文从现象谈起,摆出人们面对“低智商社会”的评价而作出的反应,徐徐地引出人们浮躁、功利化的心态,坦诚地自曝家丑,显示出作者理性的认知。最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弱智化的本质所在,通过浮躁文化和学术现状的对比,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警醒国人,鞭策有力。而尾句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更是震耳发,警醒有力。
弱智心态比弱智本身更可怕
最近,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低智商社会》中说:“中国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成为发达国家的希望。”此语一出,立即受到社会精英们唇枪舌剑的攻。他们理直气壮地拿出锈迹斑斑的文化遗产,要证明我们创造五千年决决文明的无穷智慧。
我们总愿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世界,不为继往开来,只求说一声:“瞧,我多伟大!”以此来掩饰自己讳疾忌医的空虚与羞郝。有人发出“写书的人越来越多,而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的慨叹,但很快被所谓“out”的鄙夷与不屑所淹没。的确,汗牛充栋的图书馆已无人问津,而各种“雷人”的“名嘴”却令人趋之若鸾。高山仰止的学问造诣不再令人敬佩,"hold”住四座才令人叹服。不同于抗战时期的华北地区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躁动不安的社会已经容不下一铁书卷。中国人历来都是不缺智商的,但我们为何会被外国人指责将成为弱智?撇开意识形态的因素不谈,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用书籍来陶治蒙尘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如果说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那么我们现在就处在饥饿不堪的惨状。温家宝说过:“我愿意看到人们坐地铁的时候手里能够拿着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许多国家也在各个路口与站台旁设立免费书架,供人们随时取阅。反而观之、省之,我们的公交站台上,地铁里,情侣们旁若无人地打情骂俏,三三两两的上班族讨论着绯闻八卦、家长里短,中小学生也在嘟嘟哝哝地抱怨着.…….这一切,能带来书籍所给予的精神升华吗?恐怕是只能让疲惫麻木的心灵在飞溅的口水中“相濡以沫”吧!这一切,也许就是弱智的外化体现。
我们身边有许多弱智的词汇在潜滋暗长。什么“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神马都是浮云”等,诸如此类。相对之下,创新的学术语言却沉寂无声。既然我们有如此高的智商,为什么都用到了创造这些无厘头的哗众取宠之语上了呢?显然,这又是弱智的心态在作怪,它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的骨髓与血液里,让我们迷失,出卖着自己最原始也最本真的智慧,最终走向死胡同。
也许,“没文化,真可怕”并不只是一个噱头。少了书籍的民族,纵使成了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只能做被他国文化同化的牺牲品。毕竟,弱智的心态比弱智本身更可怕!
- 论点的提出和确立
- ①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的最起码的要求。
- 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