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钟于我何加焉_材料作文“食多鸡不争”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18-1-14 01:08作者:牛瑞兵阅读:1512
一次,一学生回家,见几只鸡在树下觅食,便抓一把谷子撒去。鸡见了谷子,争抢着,打斗着。他又连接撒了几把谷子。这下,鸡再也打不起来,相安无事地吃起来。奇怪,这些鸡为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呢?“起初你撒了一把谷子,鸡吃不饱,当然会争。后来,你加了几把谷子,鸡见谷子够大家吃个饱,自然就不争了。”父亲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故事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主要对象很明确,就是那几只在树下觅食的鸡;而其中两个人物学生和父亲,在材料中只起陪衬作用,不是主要对象。因此,立意应围绕鸡来确定。
抓一把谷子撒去,几只鸡会争抢、打斗;撒几把谷子过去,鸡再也打不起来,相安无事地吃起来。鸡为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呢?父亲的话做了很好的解释:“起初你撒了一把谷子,鸡吃不饱,当然会争。后来,你加了几把谷子,鸡见谷子够大家吃个饱,自然就不争了。”换句话说,鸡之所以不争是因为它知足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在选定主要对象后,如果材料中对主要对象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时,经常会用到一种方法即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法。所谓肯定立意,就是对主要对象从歌颂、赞美的角度立意,从肯定、赞成其某种思想、观点、行为、潮流的正确性、正义性、积极性的角度立意。所谓否定立意,就是对主要对象从贬抑、鞭挞的角度立意,从否定、批判其某种思想、观点、行为、风气的错误性、消极性、反动性的角度立意。
对于材料中的鸡我们先从肯定的角度立意:
鸡见谷子够喂饱自己,就不再去争抢,肯定其这一行为的话,这是一种懂得满足,即知足常乐的精神,知足就不再生贪心。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在这点上,还真不如鸡,你就是给他们再多的“谷子”,再多的财富,他们也不会满足。正是他们心无止境的贪婪,导致人间无止境的争斗和悲剧的一再重演。为此,可以立意为:鸡知足,人也要知足。
人类那永无止境的需求和永不满足的欲望膨胀,真可怕,还是功夫皇帝李连杰说得对:“人的欲望越小,人的快乐感就越大。”
再从否定的角度立意:
鸡争抢,是因为谷子不够;鸡见谷子够喂饱自己,就不再去争抢,否定其这一行为的话,这是一种容易满足、小富即安的思想,进一步说是一种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的表现。为此,可立意为:
①鸡知足,人不能知足。
②安逸,让人倦怠;有危机感,人才会奋进。
③追求上进,永不满足等。
联系现实,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危机感,也会失去上进心。
从辩证的角度论述知足与不知足也未尝不可,如: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还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立意:
抓一把谷子撒去,几只鸡会争抢、打斗;撒几把谷子过去,鸡再也打不起来,相安无事地吃起来。简而言之就是“食少鸡争斗,食多鸡不争”。由鸡及人做一联想,即为物质丰富了,充裕了,人们就不再争抢而相安无事了。这让我们联想到一句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说,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也就是说,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可立意为:大力发展,尽力丰富,能够消除人间无止境的争斗和悲剧。人只要有口饭吃,什么事都能平安解决,正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的“只要中国不产生粮食危机,中国依然能安定的繁荣发展。”
此外,还可以从材料中的两个人物的角度立意:
学生从一件日常生活小事中从父亲那里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增长了见识。为此,可立意为:生活随处是学问,向生活学习知识。
【例文展示】
万钟于我何加焉
河北巨鹿一中一考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番哲理之言于当今之社会仍具有诸多的借鉴意义。面对各种利益、名誉,我不禁要感叹:“万钟于我何加焉?唯有知足才能常乐也!”
正在苦苦觅食的鸡会因为起初那少量的食物而争斗,一旦拥有了充足的食物,便可以相安无事。是不是就连这觅食的鸡也懂得“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含义呢?额外的多余的食物对于鸡来说不如给予同胞分享更有价值,知足了便能在团体中快乐地生活。于是乎,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万钟于我何加焉?
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这句话来描写能隐于音乐背后的钢琴家朱晓枚再合适不过了。朱晓枚是一位几十年都与钢琴为伴,坚守着音乐隐于音乐背后的钢琴家,她虽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却因此而知足,因为音乐才是她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物质方面的欠缺已足以被音乐的涤荡所掩盖。一袭素衣搭配黑色幕布,坐在黑白琴键旁,跳跃着灵动的音符。音乐让她知足。于是,她隐于音乐背后,不追名利,只为享受灵魂的洗礼。因为她懂得万钟亦无用也,音乐乃至乐之事。
最美科学家颜宁,未满30岁就被清华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她从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回国后,带领着他的小团队开始了对膜蛋白的研究。枯燥无趣的研究工作在她看来是那么充满魅力,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让她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们能从她对研究工作的喜爱中看到知足,苦和累便成了生活的一个个小插曲。也因为知足,让她的心愈来愈宁静,简单地爱着并从事着自己的研究。比起那些“不是在走穴,就是在走穴的路上”的只为职称为名利而奔波的研究工作者,颜宁的知足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知足使人常乐,使人心静!
也许你不理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也许你不理解莫扎王妃“王宫是最适合我呆的地方”的新婚预言;也许你不理解孙犁“光明在案有清欢”的恬淡······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因为知足者常乐。
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故事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主要对象很明确,就是那几只在树下觅食的鸡;而其中两个人物学生和父亲,在材料中只起陪衬作用,不是主要对象。因此,立意应围绕鸡来确定。
抓一把谷子撒去,几只鸡会争抢、打斗;撒几把谷子过去,鸡再也打不起来,相安无事地吃起来。鸡为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呢?父亲的话做了很好的解释:“起初你撒了一把谷子,鸡吃不饱,当然会争。后来,你加了几把谷子,鸡见谷子够大家吃个饱,自然就不争了。”换句话说,鸡之所以不争是因为它知足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在选定主要对象后,如果材料中对主要对象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时,经常会用到一种方法即肯定立意与否定立意法。所谓肯定立意,就是对主要对象从歌颂、赞美的角度立意,从肯定、赞成其某种思想、观点、行为、潮流的正确性、正义性、积极性的角度立意。所谓否定立意,就是对主要对象从贬抑、鞭挞的角度立意,从否定、批判其某种思想、观点、行为、风气的错误性、消极性、反动性的角度立意。
对于材料中的鸡我们先从肯定的角度立意:
鸡见谷子够喂饱自己,就不再去争抢,肯定其这一行为的话,这是一种懂得满足,即知足常乐的精神,知足就不再生贪心。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在这点上,还真不如鸡,你就是给他们再多的“谷子”,再多的财富,他们也不会满足。正是他们心无止境的贪婪,导致人间无止境的争斗和悲剧的一再重演。为此,可以立意为:鸡知足,人也要知足。
人类那永无止境的需求和永不满足的欲望膨胀,真可怕,还是功夫皇帝李连杰说得对:“人的欲望越小,人的快乐感就越大。”
再从否定的角度立意:
鸡争抢,是因为谷子不够;鸡见谷子够喂饱自己,就不再去争抢,否定其这一行为的话,这是一种容易满足、小富即安的思想,进一步说是一种贪图安逸、不求上进的表现。为此,可立意为:
①鸡知足,人不能知足。
②安逸,让人倦怠;有危机感,人才会奋进。
③追求上进,永不满足等。
联系现实,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危机感,也会失去上进心。
从辩证的角度论述知足与不知足也未尝不可,如: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还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立意:
抓一把谷子撒去,几只鸡会争抢、打斗;撒几把谷子过去,鸡再也打不起来,相安无事地吃起来。简而言之就是“食少鸡争斗,食多鸡不争”。由鸡及人做一联想,即为物质丰富了,充裕了,人们就不再争抢而相安无事了。这让我们联想到一句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说,粮仓中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也就是说,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才能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可立意为:大力发展,尽力丰富,能够消除人间无止境的争斗和悲剧。人只要有口饭吃,什么事都能平安解决,正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的“只要中国不产生粮食危机,中国依然能安定的繁荣发展。”
此外,还可以从材料中的两个人物的角度立意:
学生从一件日常生活小事中从父亲那里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增长了见识。为此,可立意为:生活随处是学问,向生活学习知识。
【例文展示】
万钟于我何加焉
河北巨鹿一中一考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番哲理之言于当今之社会仍具有诸多的借鉴意义。面对各种利益、名誉,我不禁要感叹:“万钟于我何加焉?唯有知足才能常乐也!”
正在苦苦觅食的鸡会因为起初那少量的食物而争斗,一旦拥有了充足的食物,便可以相安无事。是不是就连这觅食的鸡也懂得“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含义呢?额外的多余的食物对于鸡来说不如给予同胞分享更有价值,知足了便能在团体中快乐地生活。于是乎,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万钟于我何加焉?
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有一种人,你简直无法用任何东西来增加他,他自己已是一个完美的宇宙。”这句话来描写能隐于音乐背后的钢琴家朱晓枚再合适不过了。朱晓枚是一位几十年都与钢琴为伴,坚守着音乐隐于音乐背后的钢琴家,她虽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却因此而知足,因为音乐才是她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物质方面的欠缺已足以被音乐的涤荡所掩盖。一袭素衣搭配黑色幕布,坐在黑白琴键旁,跳跃着灵动的音符。音乐让她知足。于是,她隐于音乐背后,不追名利,只为享受灵魂的洗礼。因为她懂得万钟亦无用也,音乐乃至乐之事。
最美科学家颜宁,未满30岁就被清华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她从普林斯顿大学留学回国后,带领着他的小团队开始了对膜蛋白的研究。枯燥无趣的研究工作在她看来是那么充满魅力,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让她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我们能从她对研究工作的喜爱中看到知足,苦和累便成了生活的一个个小插曲。也因为知足,让她的心愈来愈宁静,简单地爱着并从事着自己的研究。比起那些“不是在走穴,就是在走穴的路上”的只为职称为名利而奔波的研究工作者,颜宁的知足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知足使人常乐,使人心静!
也许你不理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也许你不理解莫扎王妃“王宫是最适合我呆的地方”的新婚预言;也许你不理解孙犁“光明在案有清欢”的恬淡······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因为知足者常乐。
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
【点评】这是一篇很不错的考场作文。首先,作者能准确立意,把握了材料蕴含的知足才能常乐的哲理。其次,以孟子名言作为标题,又以孟子名句开头自然引出中心论点,可谓出手不凡。第二段在对材料做了简明扼要地评析之后,再次紧扣题目重申中心论点。第三段引用著名作家张晓风的名言自然地引出了钢琴家朱晓枚的事例作例证,第四段又引用了最美科学家颜宁的事例作例证,两个例证都新颖典型得当,而且能围绕中心论点对事例加以分析说理。第五段以排比句式,列举了陶渊明、莫扎王妃和孙犁三个排例,尤其是能引用三个人物的典型语言,既彰显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夫和语言文采,又能使论证更加充分,说理更加有力。结尾又引用了庄子的名言,紧扣中心,又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尽管文章还有一些瑕疵,比如一些错别字、生造词语和语病(已做了修改),还有一些语句不够简练,表意不够明白,但瑕不掩瑜,能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结构严谨,而又富于文采的议论文,已十分难得。(点评教师:牛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