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中改变_从单一论证到多样论证
发布时间:2017-9-29 15:23作者:罗小军阅读:1165
原文亮相
在接受中改变
周仲云
接受并学会改变,人生才会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开篇是文章的关键处,可这里如此寻常地引出论点,文章也就黯然失色了。)
你可知世界著名影星玛莉马特琳?当我初次看到她的作品时,实在难以想象她居然是一位长期处于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人。的确,马特琳的眼神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她的表演永远充盈着温暖平和,但又有谁知晓她年少时的怨恨。失聪的阴影干扰着她,她也抱怨过上帝的不公,但在某个瞬间,她顿悟,与其抱怨,不如接受与改变。她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技,在表演中洗礼心灵。她终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且选择改变。若非如此,我们怎能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看到她的身影。(马特琳这一事例论述得不错,算得上文章的亮点。不过在素材解读之后,若能用名言加以佐证,论述会更有力度。)
小道尔顿拜访在气象观测领域别有建树的戈夫先生时,丝毫未注意到戈夫先生双目失明,纯熟的动作完全弥补了原有的缺陷。当他明白一切之后,在接受痛苦现实的同时,拥有了接受挫败的乐观,有了敢于改变的坚忍。人生的改变,远不是热爱生活这么简单,有的时候,你还需要有面对人生风雨的勇气。你得承认过去的失败或天生的不幸,你得有改变困局的信心。(这种寻常的道理论说,不如换一句与之相关的名言佳句来引出。)
当幸福来临,欣然接受乃人之常情;当苦难来临,坦然应对便是圣贤本心。苦难来临,接受便能成全自己,因为苦难的磨砺及其附带的机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困难当头,常有人叫你退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可等你退到可以看见全局的时候,你已无力去改变。所以淡然地接受才能给你改变的机会,才能让苦难成为垫脚石而非不测之渊。(这种喋喋不休的说理,无法展示论述的精彩。建议引用一则反面的素材,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
我们要知道,接受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李娜渐渐远离了那个曾经火暴的自己,换上她那招牌式的东方微笑,这令许多人惊讶!可李娜知道,自己的改变是必要的。看到李娜在广告片中近乎完美的形象,以至于有媒体称,李娜似乎只愿意把微笑留给虚构的舞台,而非真实的生活。带着微笑翩翩而来的李娜,让我们看到了比奖杯更美的光彩。
学着接受改变不了的东西,生命或许会收获另一片风景。(结尾应该是升华论点的好地方,然而作者白白浪费了这一机会。)
【失误问诊】
这篇议论文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有中外经典事例的佐证,也有道理的流畅阐述。按考场作文评分标准来评判,文章可以评为二类下等文。那么,文章的欠缺之处在哪里呢?
简而言之,失误之处就在于论证方法过于单一,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素材过于单一。无论是著名影星玛莉马特琳的故事,还是小道尔顿与戈夫先生的对话,或是李娜学会微笑的材料,均只是事实的简单呈现,导致文章无论是论证力度还是语言的美感,均留下了一些遗憾。二是论证技巧单一。纵观全文,只采用了事例论证一种方法,也就是作者只是简单地堆砌几个事例,故作高深地论述了几句,似乎不懂得其他论证技巧的运用。
升格时,不妨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加入恰当的反面素材。如著名作家三毛,用到此处便较为恰当。她虽然成就了文学上的风格,但荷西的逝去,让她失去了心灵的方向,并导致了生命的消亡。将这则素材与其他素材放在一起,观点会变得更为鲜明。二是加入精美的理论素材。若能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从自然之物引入对哲理的感悟,开篇或许便有了美感。主体部分,若能在论述时恰当地引入一些名言,像史铁生想起自己面对痛苦人生时所说的“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之类的话语,论证自然会更有力度。
修改升级后
在接受中改变
周仲云
一颗种子接受了春风与甘露,它的命运便悄然改变。
题记
生命湍流奔涌向前,接受着阳光雨露,也改变着大好河山。若人生只能接受,将负重不堪;若人生一直变幻,则扑朔迷离。接受并学会改变,人生才会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从自然之物,引出生命之理,笔墨极为巧妙。这种物与人的比较,不仅拓宽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也让内容闪现出了别样的光彩。)
你可知世界著名影星玛莉马特琳?当我初次看到她的作品时,实在难以想象她居然是一位长期处于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人。的确,马特琳的眼神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她的表演永远充盈着温暖平和,但又有谁知晓她年少时的怨恨。失聪的阴影干扰着她,她也抱怨过上帝的不公,但在某个瞬间,她顿悟,与其抱怨,不如接受与改变。她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演技,在表演中洗礼心灵。她终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且选择改变。若非如此,我们怎能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看到她的身影。(马特琳这一正面素材,很有代表性,也很新颖。此处解读较为详细,说理较为充沛,借此来点明论点,非常合适。)
这让我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他那痛苦的人生,可他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我也想起了弘一法师,他选择了“繁华之极,归于平淡”,才成就了一位大师。改变,听着多么困难,像是生命对你肆意妄为的勒索,像是蝴蝶一次破茧而出的疼痛。可经历了,接受了,你才会看到生命的另一片天空。(如果说仅用一个素材还显得有些单薄,此处用史铁生、弘一法师两则正面素材作为补充,内容便有了充实的美感。虽是同类素材,但此处略写,与上文形成了一种详略得当的美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却未必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橄榄树》的淡淡忧伤和迷茫,偶尔会迷了世人的眼。三毛的人生似乎正是这首诗的写照。年少求学出国,后与荷西定居撒哈拉。她总是流浪着,然后停在了美丽的撒哈拉。可荷西的逝去,让她丢失了心灵的方向,思念浸没了她的整个生活,撒哈拉也沉默了。家人来信希望她接受现实,盼望她转变对人生的看法。可三毛已听不进他人的话语,她接受不了,改变不了,选择永远地停下。与史铁生相比,她的痛苦或许显得很渺小,可结局完全不同。一个成就了生命的丰碑,另一个只是徒添一抹悲叹。(同样与史铁生是一个时代的人,也同样是作家,可三毛的命运无疑令人唏嘘不已。这一反面素材,与上文的三则素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让观点更为鲜明地立了起来。)
子曰:“过而不惮改。”我们要知道,接受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李娜渐渐远离了那个曾经火暴的自己,换上她那招牌式的东方微笑,这令许多人惊讶!可李娜知道,自己的改变是必要的。看到李娜在广告片中近乎完美的形象,以至于有媒体称,李娜似乎只愿意把微笑留给虚构的舞台,而非真实的生活。带着微笑翩翩而来的李娜,让我们看到了比奖杯更美的光彩。(收束之前,再用李娜这一时代素材与上文形成对比,让文章更拥有了不可反驳的力量。)
学着接受改变不了的东西,你的心底或许会悄然绽放生命的新芽。
在接受中改变
周仲云
接受并学会改变,人生才会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开篇是文章的关键处,可这里如此寻常地引出论点,文章也就黯然失色了。)
你可知世界著名影星玛莉马特琳?当我初次看到她的作品时,实在难以想象她居然是一位长期处于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人。的确,马特琳的眼神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她的表演永远充盈着温暖平和,但又有谁知晓她年少时的怨恨。失聪的阴影干扰着她,她也抱怨过上帝的不公,但在某个瞬间,她顿悟,与其抱怨,不如接受与改变。她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技,在表演中洗礼心灵。她终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且选择改变。若非如此,我们怎能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看到她的身影。(马特琳这一事例论述得不错,算得上文章的亮点。不过在素材解读之后,若能用名言加以佐证,论述会更有力度。)
小道尔顿拜访在气象观测领域别有建树的戈夫先生时,丝毫未注意到戈夫先生双目失明,纯熟的动作完全弥补了原有的缺陷。当他明白一切之后,在接受痛苦现实的同时,拥有了接受挫败的乐观,有了敢于改变的坚忍。人生的改变,远不是热爱生活这么简单,有的时候,你还需要有面对人生风雨的勇气。你得承认过去的失败或天生的不幸,你得有改变困局的信心。(这种寻常的道理论说,不如换一句与之相关的名言佳句来引出。)
当幸福来临,欣然接受乃人之常情;当苦难来临,坦然应对便是圣贤本心。苦难来临,接受便能成全自己,因为苦难的磨砺及其附带的机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困难当头,常有人叫你退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可等你退到可以看见全局的时候,你已无力去改变。所以淡然地接受才能给你改变的机会,才能让苦难成为垫脚石而非不测之渊。(这种喋喋不休的说理,无法展示论述的精彩。建议引用一则反面的素材,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照。)
我们要知道,接受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李娜渐渐远离了那个曾经火暴的自己,换上她那招牌式的东方微笑,这令许多人惊讶!可李娜知道,自己的改变是必要的。看到李娜在广告片中近乎完美的形象,以至于有媒体称,李娜似乎只愿意把微笑留给虚构的舞台,而非真实的生活。带着微笑翩翩而来的李娜,让我们看到了比奖杯更美的光彩。
学着接受改变不了的东西,生命或许会收获另一片风景。(结尾应该是升华论点的好地方,然而作者白白浪费了这一机会。)
【失误问诊】
这篇议论文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有中外经典事例的佐证,也有道理的流畅阐述。按考场作文评分标准来评判,文章可以评为二类下等文。那么,文章的欠缺之处在哪里呢?
简而言之,失误之处就在于论证方法过于单一,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素材过于单一。无论是著名影星玛莉马特琳的故事,还是小道尔顿与戈夫先生的对话,或是李娜学会微笑的材料,均只是事实的简单呈现,导致文章无论是论证力度还是语言的美感,均留下了一些遗憾。二是论证技巧单一。纵观全文,只采用了事例论证一种方法,也就是作者只是简单地堆砌几个事例,故作高深地论述了几句,似乎不懂得其他论证技巧的运用。
升格时,不妨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加入恰当的反面素材。如著名作家三毛,用到此处便较为恰当。她虽然成就了文学上的风格,但荷西的逝去,让她失去了心灵的方向,并导致了生命的消亡。将这则素材与其他素材放在一起,观点会变得更为鲜明。二是加入精美的理论素材。若能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从自然之物引入对哲理的感悟,开篇或许便有了美感。主体部分,若能在论述时恰当地引入一些名言,像史铁生想起自己面对痛苦人生时所说的“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之类的话语,论证自然会更有力度。
修改升级后
在接受中改变
周仲云
一颗种子接受了春风与甘露,它的命运便悄然改变。
题记
生命湍流奔涌向前,接受着阳光雨露,也改变着大好河山。若人生只能接受,将负重不堪;若人生一直变幻,则扑朔迷离。接受并学会改变,人生才会闪耀出智慧的光芒。(从自然之物,引出生命之理,笔墨极为巧妙。这种物与人的比较,不仅拓宽了我们对生命的思考,也让内容闪现出了别样的光彩。)
你可知世界著名影星玛莉马特琳?当我初次看到她的作品时,实在难以想象她居然是一位长期处于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人。的确,马特琳的眼神传递出对生命的热爱,她的表演永远充盈着温暖平和,但又有谁知晓她年少时的怨恨。失聪的阴影干扰着她,她也抱怨过上帝的不公,但在某个瞬间,她顿悟,与其抱怨,不如接受与改变。她利用一切机会,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演技,在表演中洗礼心灵。她终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且选择改变。若非如此,我们怎能在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看到她的身影。(马特琳这一正面素材,很有代表性,也很新颖。此处解读较为详细,说理较为充沛,借此来点明论点,非常合适。)
这让我想起了史铁生,想起他那痛苦的人生,可他说:“孩子,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我也想起了弘一法师,他选择了“繁华之极,归于平淡”,才成就了一位大师。改变,听着多么困难,像是生命对你肆意妄为的勒索,像是蝴蝶一次破茧而出的疼痛。可经历了,接受了,你才会看到生命的另一片天空。(如果说仅用一个素材还显得有些单薄,此处用史铁生、弘一法师两则正面素材作为补充,内容便有了充实的美感。虽是同类素材,但此处略写,与上文形成了一种详略得当的美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却未必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橄榄树》的淡淡忧伤和迷茫,偶尔会迷了世人的眼。三毛的人生似乎正是这首诗的写照。年少求学出国,后与荷西定居撒哈拉。她总是流浪着,然后停在了美丽的撒哈拉。可荷西的逝去,让她丢失了心灵的方向,思念浸没了她的整个生活,撒哈拉也沉默了。家人来信希望她接受现实,盼望她转变对人生的看法。可三毛已听不进他人的话语,她接受不了,改变不了,选择永远地停下。与史铁生相比,她的痛苦或许显得很渺小,可结局完全不同。一个成就了生命的丰碑,另一个只是徒添一抹悲叹。(同样与史铁生是一个时代的人,也同样是作家,可三毛的命运无疑令人唏嘘不已。这一反面素材,与上文的三则素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让观点更为鲜明地立了起来。)
子曰:“过而不惮改。”我们要知道,接受是为了更好地改变。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李娜渐渐远离了那个曾经火暴的自己,换上她那招牌式的东方微笑,这令许多人惊讶!可李娜知道,自己的改变是必要的。看到李娜在广告片中近乎完美的形象,以至于有媒体称,李娜似乎只愿意把微笑留给虚构的舞台,而非真实的生活。带着微笑翩翩而来的李娜,让我们看到了比奖杯更美的光彩。(收束之前,再用李娜这一时代素材与上文形成对比,让文章更拥有了不可反驳的力量。)
学着接受改变不了的东西,你的心底或许会悄然绽放生命的新芽。
无论什么事物,最怕的就是比较。因此,“对比论证”往往是议论文不可缺少的行文技巧。文章在这一技巧的运用上较为成功,史铁生、李娜和马特琳这三则素材,与三毛的故事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进行理论解说时,引用名言、诗词进行佐证,可谓画龙点睛,让“学着接受改变不了的东西,你的心底或许会悄然绽放生命的新芽”这一观点变得水到渠成。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升格文无论是题记、开篇,还是结尾的句子,均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来形象地证明观点,不仅让论证方法变得丰富,也让内容有了一种别样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