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人生需要“三本书” - 2017浙江高考满分作文

发布时间:2019-2-15 14:40作者:浙江考生阅读:1886
  • 【内容点评】作者认同作家的观点——人生需要“三本书”,并对“三本大书”进行了必要的解释。然后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再是“心灵之书”的顺序进行论述,前两种“书”说得比较透彻,列举了国民阅读率低下与徐静蕾等事例,内容丰富;相对而言,对“心灵之书”的分析显得有点单薄。
  • 【表达点评】句式比较整齐,如开头的“婴儿时期……青年时代……”“经历了很多世事变幻……历经沧桑之后……”,结尾段的“‘有字之书’丰富了你的内心,‘无字之书’教你如何反思生活,‘心灵之书’教会你‘笑着,面对生活的歌谣’”等处,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 【特征点评】正反对比论证的使用是一个特色,如第二段中的“反观当今社会,国民阅读率与国外无法相比,因此,我们更需要‘有字之书’来引领我们,充盈内心”,以引出正面的论述;第三段中的“每天为了名利、地位、权力而奔波劳累……他们在这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以证明“为自己的内心而活”的观点。

人生需要“三本书”

有位作家说,人生需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我想,对此我很认同。人生之路漫漫,婴儿时期,我们是一张白纸,故我们需要“有字之书”来充实我们的内心、丰富知识、开拓眼界;到了青年时代,我们对世界已有了自己的看法,也经历了很多世事变幻,故我们需要“无字之书”来触发我们,使我们进行自我反省;在历经沧桑之后,我们更需回归自己的心灵,阅读“心灵之书”来给予升华。

“有字之书”,顾名思义,便是整齐排列于书店的书架上的经典阅读物。从我们出生开始,我们的白纸上就开始被添加各种形态、五彩缤纷的画笔,有些我们不得不接受,但有些实则可以擦去。于我而言,人生是我们自己的,谁都无法代替我们自己在上面添加画笔,于是,我们便需要“有字之书”,需要它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充实内心,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再反观当今社会,国民阅读率与国外无法相比,因此,我们更需要“有字之书”来引领我们,充盈内心。可喜的是,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起来,纷纷以“读书漂流”“丢书大作战”等形式来呼吁人们重新拾起那本“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在我看来就是人们对其生活的反思及思考,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过得太快,快到人们忘了自己的“初心”,每天为了名利、地位、权力而奔波劳累,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他们在这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村上春树曾说:“别人怎样都可以搪塞,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的确如此,人生很长但又很短,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般溜走,在你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的时候,或许它早已在一点点地流逝了。因此,我们需要“无字之书”,在你的灵魂因为走得太快而劳累之时,不妨停下来,翻阅一下“无字之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才女徐静蕾,在历经娱乐圈的沉浮之后,她终于体悟了自己的“无字之书”,选择随心而活,为自己而活。

“心灵之书”,我想是你在历经红尘纷扰后回归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有所提升与总结。生命不可预知,每个人都会在这其中历经不同的事,感悟不同的生命体验,在那之后,你就需要一本“心灵之书”来回归你的心灵,反思你曾经留下的脚印,让你的灵魂有所提升。正如史铁生所言“笑着,面对生活的歌谣”。回归心灵,阅读“心灵之书”就是让你依旧有勇气在历经沧桑之后笑着面对生活。

人生需要三本大书,“有字之书”丰富了你的内心,“无字之书”教你如何反思生活,“心灵之书”教会你“笑着,面对生活的歌谣”。

高考满分作文点拨
  • 几年前,我在语文老师的协助下,与20个高三学生一块做过问卷调查的小游戏。我总共列举出200个标题,即从1个字数至20个字数标题各有10个,包括“娘”“老师”“我父亲”“这就是我”“雷人的老头”“长不大的小舅”“我的同学邓小小”“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还包括教材中的《老人与海》《宇宙的未来》《装在套子里的人》《理想》等,要求同学从中挑出“最好”“好”“一般”三档标题。结果“最好标题”为35个,其中一个字的1个,两个字的2个,三个字的3个,四个字的3个,五个字的8个,六个字的3个,七个字的9个,八个字的2个,九个字的1个,十个字以上的只有3个。一般标题以1—4个字和6个字为主。也就是说,在这200个标题中,被认定为好标题的为17.5%,五个字的标题入选好标题比率为80%,七个字的标题入选好标题比率为90%。同时,五个字和七个字入选好标题的数字又占好标题总数量的近一半。这意味着一点,即好标题大体集中在五个和七个字两种标题款式上。
  • 之后,又对包括曾经参与高考阅卷老师在内的一些高中语文老师进行问卷。结果,最好标题也聚集在五个和七个字这两个类别中,之后分别是四个字、三个字、六个字、两个字。超过十个字的标题只有2个入选。由此可见阅卷老师、未参与高考阅卷老师与同学的喜好点大同小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