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行者无疆,书意人生 - 2017年浙江卷高考优秀范文

发布时间:2019-2-15 13:39作者:浙江考生阅读:1219
  • 【内容点评】本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丰富,逻辑性较强。略写“有字之书”,详写“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并提出“怎么办”的方法,如关于“无字之书”如何办?一是认真的态度,二是需要“坚韧与勇气”;关于“心灵之书”,是从“理性的”与“感性的”两方面去解读的,有自己的见地。
  • 【表达点评】本文有文采,标题能借用书名,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整句与散句相结合,显得错落有致,句式灵活;善于运用问句,如“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一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呢”“这第三本书,既然称其为‘心灵之书’,我们又该如何处之”等,引起读者的思考,又有表现力。
  • 【特征点评】本文较为成功的是引证的运用。标题“行者无疆”借用了余秋雨的书名,很符合阅读“人生三大书”的主题;“借问灵山多少路?有十万八千有余零”出自昆曲《思凡》;而且引用的方式不同,有间接引用(刘慈欣的话),有直接引用(王小波的话),更有关键词的引用,增添了论证的力度。

行者无疆,书意人生

有作家认为人要读三本大书,分别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而我深以为然,以为这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唯有读尽这三书,方能拥有自己的书意人生。

诚然,“有字之书”在现代社会非常重要,它指的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汲取的白纸黑字的知识,它是推动我们走得更长更远的助推剂,是所有自诩为文人者所必不可少的后备。可是,当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作为一个行者向前行走,只读这“有字之书”便足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刘慈欣认为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觉得很有道理,那么,既然生活是合理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一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呢?

读这本书需要我们的认真,每个人都活过,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理解生活的意义。如何真正理解它?很困难,但首先需要拿出认真的态度。我们的人生不是儿戏,不能存档重活一次。所以,拿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它吧!

读这本书需要我们的坚韧。想要在试炼之后,真正成为精金,要想成为人生道路的行者,走出书意的人生,坚韧必不可少。拿出王小波所言的“我情愿沸腾到最后一秒”的坚韧和勇气吧!

这“无字之书”作为生活本身,需要我们细细体会与品读。

而这第三本书,既然称其为“心灵之书”,我们又该如何处之?

我以为,“心灵之书”便是千年前的智者苏格拉底所言的“认识你自己”。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真正过考察的生活,才能更透彻地领悟我们自己的心灵之书。

这“心灵之书”是理性的,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个体的更改,也是我们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更改,而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也唯有拥有理性的思考与自省能力,才能创造出最质朴却最有创造性的文化。譬如在二战中始终保持中立的瑞士,从一个贫穷的雇佣兵输出国,成为如今世界上最守时的钟表大国,所依靠的,便是这种理性的力量。而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也需在国民们领悟这心灵之书的理性后,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

这“心灵之书”又是感性的。我们唯有把握自己生而为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和他人心灵沟通的道路,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血肉的社会,而不是“罗尔”“辱母者”之流层出不穷。而我们个体,也才可以真正享受生而为人的快乐与尊严。

归根究底,人生道路上,道阻且长,可这三本书大书却缺一不可。“有字之书”教我们生存,“无字之书”教我们生活,“心灵之书”教会我们认识自己,教我们领会大千世界之美。

借问灵山多少路?有十万八千有余零。让我们读尽这三本书,“春风得意马蹄疾”地看遍长安花吧。

唯愿你我行者无疆,走遍书意人生。

高考满分作文小贴士
  • 一篇高考作文的标题比一个人的名字重要一百倍。不仅是它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就是这篇文章的统领,而最关键的是,一个标题对一篇高考作文的最后得分有直接的作用、明显的影响。好标题当然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男生谁不喜欢看到漂亮女生,女生谁不愿意看到帅气男生呢?同样的道理,阅卷老师也愿意看到一个好标题。
  • 【好标题就是你自己的标题】《圣经》上说:人如其名。《韦伯斯特大词典》对“名字”作了如下的定义:表达某种特点的一个或几几个字,这种特点被认为反映了某人或某事的本质,或描述了某人某事的特征,常常用来表示嘉许或不赞成的意思。这一对“名字”的定义用在作文标题上再合适不过了。请注意这条解释中有这么几个字:“嘉许或不赞成”。它的本意指这人的气质、长相、处世风格等某个方面的好与坏特征或多或少在其名字中有所暗示,甚至见面之前让他人从这名字中可了解到其某些特征。作文标题不也是这种特征吗?所以,作文标题一要贴切鲜明,新颖生动。题目应紧扣文章内容,使阅卷老师一看就能了解写什么。二要简洁凝练。恩格斯说过:“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三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标题含义要丰富些,最好富于启发性,能够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带来一连串联想。四要形象与生动。当然,这都是标题的一些基本特征。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