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0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

发布时间:2020-9-8 10:57作者:浙江作文题阅读:1316

200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方式。(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疲劳到来之前,适当休息效果会更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沿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生无所息”和材料中康德的话“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歌德的话“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都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版高中语文第五册课文《人是什么》。关于“生无所息”,课文中还有其他阐释,比如,“不断追求、充满希望的人,正是孔子所说的‘生无所息’的生活强者”,“一旦你的工作结束,便意味着你必须开始新的工作”,等等。

关于“息”,不必把课文的理解作为唯一,也不能拘泥于“朴学”意义的考证。作为话题,在不同的语境中,“息”的含义是丰富的,可以是“休息”“休闲”,休养生息,进而提升到“淡泊宁静”,也可以是“停息”“停滞不前”“半途而废”,或者是为了生而做“盘点”“调整”,等等。不同的理解都可以写出好的文章,然而思维品质、立意是有高下之分的。当然,错误地理解为“出息”,立意为“活着就要有出息”,则严重地偏离题意。

从题目的出处来看,命题的选材立意根植于教材,回归课本,似乎意在引导学生认真读好课文。而从话题的形式和立意来看,话题设置了两个立意相反的观点,材料又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以此引导学生以理性思辨的态度关注生活,从不同的层面,多角度地辩证地思考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内在的价值取向。

任何作文题都会涉及价值取向的问题。高考作文备受社会关注,更要注意价值取向,它关系到教育的精神追求,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比如,德国是一个求实的国家,他们的作文教学就非常讲求实际,注重效果,作文题目与社会生活情景紧密结合,写作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条理清晰、思路严谨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06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