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话长话短》
2016年江苏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从命题形式上看,江苏卷作文自2013年开始,结束了以往“材料+命题+作文要求”的复合式命题作文形式,转为“材料+作文要求”的新材料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立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才情和个性化写作素养。2013年的“探险者与蝴蝶”、2014年的“青春的朽与不朽”、2015年的“智慧”、2016年的“个性与创新”,该题型已经稳定地考查了四年,照此趋势来看,2017年的命题形式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在选材方面,近几年的作文命题从“探险家与蝴蝶”的天马行空,到“个性与创新”的平实简明的转变,命题者不断向我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高考作文的选材必须贴近自我,贴近生活,关注社会,保持与时代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作文训练中,作文一定要抒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不要胡编乱造。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写好作文必须从生活的源头抓起。
高中作文思维训练的重点在理性。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在这方面的考查有目共睹,未来江苏卷作文会依然重视对考生洞察力、分析力的考查,对材料理性的思考和深度的挖掘。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7年的作文命题中。
考生在审题时,首先应该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理性辩证地展开思考。
首先,第一处关键句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是常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说话、做事,当行则行,不勉强,直性坦率,不忘本初,这就是个性的展现。而“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就有比较丰富的内涵,“有话则短”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惟陈言之务去”;“无话则长”,是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充分表达己见,即“能言他人之不能言,敢言他人之不敢言”。很明显,材料对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评价是肯定的,它的内涵是彰显个性和创新意识。
第二处关键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实指不重复别人的话;“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实指换个角度,换种思考方式,说出别人想不到的话,背后涉及的是关乎个性和创新的话题。“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这句话是对上面这段话的补充,也是一种明显的提示。
从“个性”和“创新”的关系角度来审题立意,还可以讨论年轻人所热衷的“不走寻常路”的个性彰显主题,也可以结合艺术、哲学、科学等领域的例证,总结、升华出对于创新意识的思索。
在高考评卷过程中,决定文章成功的关键是考生的写作素养。在立意上,智慧的考生应该紧扣“说、不说、个性和创新”四个关键点,以此切入,阐发观点,最佳立意应该放在“个性”或“创新”背景中来谈“说”或“不说”,这类卷往往在立意上归为一类卷。今年大量的考生作文归类为三类卷,原因就在于审题中,抛开了材料中“说话”的话题,而只是单纯地谈论“个性”或“创新”,立意缺乏新意,观点大多雷同。
突围角度一:浓墨重彩文化味,核心素材明主题
名师支招:审题完成之后,学会由材料展开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核心素材资源,把握一到两个自己最为熟悉的材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结合材料主旨,浓墨重彩地描绘,写出富有文化意味的散文作品。在应试中,这类文章是很讨阅卷老师喜欢的,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建立起核心素材与命题材料之间的联系,突出文章的主旨。
突围角度二:旁征博引材料丰,反复论证说理深
名师支招:学会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通过丰富的素材,增强文章内容的厚度,旁征博引,引人入胜。文章的开端段落,可以用简短故事或名人名言的方式导入,切入主题,这样的开头方式深受阅卷老师的喜爱。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结合排比叙例的方式,增强说理的深度,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江苏卷审题围绕以“这个时代,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有切入点,围绕“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无话则长”两种观点进行立意;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是影响生活的重要因素,如何更好的提升信息的传播速度,能够灵活应对,能够完成任务,就是合理有效的方式。如何围绕合理有效的传播,话多少不是依据,话的质量才是根本,所有创新的有段都是适应现代变化、快速的社会。
结合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与朋友和家人的沟通中,减少矛盾,强化沟通,构建和谐的关系,在创新层次上我们需要构建更为高效的沟通方式。
另一方面,彰显个性当中能够有创新更是一场双赢的方式。这个时代,我们要彰显个性,更要执着于更多创新的手段,那些能够拉近感情,彼此融合、构建良好关系的处理方式都是可以追寻的。
总而言之,江苏卷重视辩证看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在传统处理方式和现代高效中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