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19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目思路点拨

发布时间:2020-11-12 09:24作者:江苏作文阅读:1010

2019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目,相校过去两年,依旧围绕着核心元素展开,需要学生在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之间做转换,入口多、角度多,不少学员做过“味道”相关的写作练习,总体入手难度不大,但是要脱颖而出,还是需要花一番心思的。

首先思考,味道有没有象征意味?

酸甜苦辣可以代表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感受,台湾美食家蔡澜说懂美食的人实际上是懂得欣赏各种滋味的人,酸甜苦辣,各有滋味,这里的味道可以代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种经历。正如汪曾祺所说:“稼禾观尽,灯火可亲。”人生的百种滋味,往往是苦中才能懂得乐,酸中才能明白甜。只有单一的“甜”,舌头便要麻木,反而不知甜为何物。当然,一味的苦和酸也是不可的,聪明的人懂得调和人生的滋味,欣赏每一种阶段和体验。进而明白这一味的重要性。

酸甜苦辣也可以是不同的风格,不同观点的碰撞。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志同道合”固然可喜,但也失去了一定的丰富性,正如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亦如数千年前的“百家争鸣”,正是不同观点的交流,不同“味道”的融合,才造就了中国思想上灿烂一章。百年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所提倡的“兼容并包”的主张,也是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对不同文化,对他人观点所应秉持的态度。

酸甜苦辣应该怎样融合呢?好的融合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像“沙拉”,仍然可以吃了各种滋味本来的特色,往大点上说也可以思考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中,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世界是由民族构成的,但必先是民族的。比如“孙悟空”这一“味”在阿拉伯世界的意外走红,其实也源于他身上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君子和而不同,味道的融合亦是如此。

对于人物作文素材丰富的同学来说,从代表不同“味道”的人物入手也是一种思路。比如对某种味道的偏爱,也能反应出人物的性情。但是最好还是要寻找到他们“融合”的点,不要一味的为了味道而写味道。比如可以借鉴王安忆的《比邻而居》的结尾:“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原来,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一年之中的油垢,在这草本的芬芳中,一点点消除。渐渐的,连空气也变了颜色,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净的空气其实并不是透明,它有它的颜色。”以小见大,通过寻找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019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目命题特色

江苏卷此次命题,跟以往有明显区别。以往写“语言“、”车“,几乎可以说是话题作文,今年看似写“味”,实则写理。学生无论是写物、人、事,还是时代和社会,都可以切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有一个小的切入点,否则就会变成夸夸奇谈。另外,此次命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词语来写,比如中美贸易战、零合和非零合等。我们已经看到,为了在延续江苏卷一贯的“文艺”风格的同时,顺应全国卷改革的趋势,这次的考题,做了一个完美的融合。考题既让“文艺”的学生有话写,又让关注现实的学生写得下去。同时,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阐释题意,又能拉开文章的区分度。

江苏卷确实是高考作文题中的一股清流,高考改革前最后的倔强,一如继往,不问世事,有水平,有内涵,在诸多试卷中脱颖而出,符合学科知识特点。

2019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题目立意: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性、角度。水有水的寡淡,盐有盐的滋味,如果没有交流,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圈子中,互通交流后,只有量的增加,而并不能达到质的改变。所以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这句话强调的是本质上的固守,不能突破自我,与不同领域交互信息。不同的味道、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只有通过调和交流,才能构建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万生万物和而不同,苦守在自我狭小的世界中只会作茧自缚,唯有突破单一的圈子,睁眼看世界,才能展翅高飞。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在《惶然录》中说:各种生活都有各自的品质和愉悦。生活百味,我们应该乐享生活的纷繁馈赠,体味其本真与意义。物如此,事犹是,为亦然,世界的多样性是一种普式的规律,“异”为常态,“同”为趋势,正如《南部新书》所言:初若矛楯相向,后类江海同归。总体来说,作文主题还是比较好把握,立意强调“和而不同,共存相生”,方向就不会偏。

2019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