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高考并列式结构作文常见问题及写法

发布时间:2021-5-24 10:56  547次浏览  作者:佚名

并列式作文结构是高考常见模式,然而学生在作文时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却成为导致扣分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专题训练,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在训练时能基本把握并列式作文整体框架,忧的是学生对其细节掌握不够准确,采分点及其容易忽略,而这些细节往往成为作文得分较低的主要因素。

问题一;开头段论点模糊。

开头段在全文中起到引领和统摄作用,因此很快提出论点非常关键,可是学生往往容易淡化,导致论点模糊。例如一学生在写题目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作文时,开篇写到“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所以没有不经历努力就能在成功的例子。”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本文的论点应该是“不经历努力就不能成功”或“若要成功就要努力”。可是论文的题目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似乎强调的是“基础”,而非“努力”。因此,如果在本段不旗帜鲜明的应提出相应论点,容易降低采分。

问题二、并列分论点不明确。

并列分论点构成并列式作文的主体框架,如果不明确或者不规范,则会导致作文的审阅质量。并列分论点首先应在论点上和总论点想吻合,然后在结构上应形成并列,使之一脉相承,上下贯通。有一学生在写题目是《各尽其力,各尽其责》作文时,分论点分别是“个人责任,个人义务;个人源于家庭;社会由各个家庭组成,家庭由个人组成。”首先,该学生的分论点在其义上和总论点不完全吻合,且有重复之嫌;其次是分论点不能构成独立的议论对象;再次,分论点在结构上不相一致。以上足以判此文为三等以下。

问题三:举例论证不规范。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很多,诸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较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等,但其中举例论证学生最易运用,也是最易采分的论证方法。可是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方法。举例论证最多的问题是学生容易将事例铺开陈述,不能很好的概括,另外,不能将事例和议论很好的结合,形成融合,最终是事例和议论两不相认。一学生在写题目《万丈高楼平地起》其中一个分论点是“高楼由汗水与砖块筑成。”在论述时他写到:爱迪生曾说:“天才是由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的。”一座高楼千年屹立不倒,是因为千百年前曾有人为它打下了这深达百米的地基,建立了它屹立不倒的资本。出生于“科学家之家”的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当他的兄弟姐妹出去玩耍时,他就喜欢在地下室摆弄一些瓶瓶罐罐在做实验,加上年少时期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启蒙教育的成功,为他成为科学家形成了坚实的基础,最终造就了一位成功的科学家。这段论述较为符合要求,首先,其采用了引用,以爱迪生的名言切入,增强其说服力。其次,其以钱永键的事例进行例证,在举例时并没有铺开陈述,而是用概括的方式进行。边举例边议论,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这样的议论模式容易得高分。

问题四、语言不符合引论文要求。

议论文的语言一定要和其他文体的语言予以区分,重在论,特点是准确、精炼、概括、朴实、不装作。可是有些学生的语言过于平实,体现不出议和论。尤其是体现在首尾段上,应尽量简短,凝练、体现论点和主旨即可,在语言上应采用引用、修辞,句式应以排比为主,这样,不仅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而且更能快速反应作文的要旨,容易采分。一学生在写题目是《成功必要积累》时,第一段一开始就写到: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其中不难看出成功在于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基础,注重积累,万丈高楼终会拔地而起。”结尾段:欲要成功,必承其重。积累是我们迈向巅峰必要承受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让我们注重积累,厚积而薄发,终能进入成功的殿堂,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学生的引用可谓增色不少,另外,语言也简练,准确,容易得分。

总之、并列式作文时高考的常规写作模式,也是容易掌握的作文结构,然而在训练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只要师生一起,把这些问题解决好,高考评个二等以上作文不是很困难。

高考作文并列式常用结构

高考作文模式可谓多不胜举,诸如层进式、对比式、正反论证式、总分总式等,本文就并列式作文结构予以阐释。并列式作文从整体结构来看,仍然是总分总模式,并列主要体现在分论点的并列和分论点所在的自然段的并列两个方面,整体分六个自然段最为适宜。

第一段为开始段。在语言组织上应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紧扣题目提出总论点,写法上应采用引用或修辞,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

例如:一学生在写题目为《面对挫折》的作文时,他一开始就写,“面对挫折,张海迪曾说:“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的站起来。”面对挫折,骄阳似的我们要移平前路,开垦心田。从充满人生荆棘的小径上跨过。在写题目为《参天之势万里之根》时,他一落笔就写,“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已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天才在于积累也是真理。所以,参天大树,其根必定延长至几千里,几万里。

以上两学生的第一段简单明了,字字有声,不仅照应了题目,而且引用了名言警句,很快提出了总论点,让读者一目了然,眼前一亮。

第二段至第五段为分论点论证部分,也是文章的主体内容,首先是分论点形成并列,并紧扣总论点。例如在学生在写题目为《自知者明》时,总论点是“自知者明”,四个分论点分别是“自知者有明智之举;自知者有过人之处;自知者有成功之迹;自知者有惊人之成”。在写题目《无声者深》作文时,该学生三个分论点分别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深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爱无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深沉。”以上分论点不仅在内容上紧扣总论点,而且在结构上整齐并列,可谓环环相扣。其次是段和段应该形成并列,每一个自然段基本都由三部分构成,即:分论点、论述、总结句(回扣分论点),形成独立的总分总结构。论证方法尽可能多样,例证、引证、对比证相结合,尤其是举例论证,应高度概括,边议边举例,将例证和议论相结合。另外,引用古诗词和名言警句会提高作文采分,不容忽视。

第六段,总阶段。这一段应干错利索,不拖泥带水,语言组织上仍然以引用及各种修辞为主,句序关系最好是排比,语义上有启示、前瞻,然后立即照应题目,总论点。字数控制在百字以内即可。例如学生作文题目是《坚守本真以得永恒》,结尾写到“若想永恒,先做到本真,本真者明其所长、勇于担当、不变初心且守其所拙。所谓“逆不变其节,顺不堕其志,公不傲其气”,是检验本真的标准,更是永恒的条件!”此结尾干净利索,不仅及时照应了题目,而且在写法上采用了引用,语言凝练,语义深远。

总之,并列式作文结构相对简单,学生易于把握,只要审题准确,论点明确,分论点清晰,段和段在结构、内容上形成并列,语言组织尽肯能具有可读性,即可符合高考要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