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2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解析,地狱难度?

发布时间:2020-9-9 23:40作者:王学东阅读:1120

202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202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2019年笔者在评析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时说,估计考惯了核心话题类作文题的江苏考生看到这年的高考作文题时可能会有点懵(一位作文阅卷组专家也有同感);当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神秘面纱揭开后,笔者敢断言,2020年的江苏考生看了这道作文题可能会更懵!有网友发来网评,说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被评为地狱难度。

2019年以前的江苏作文题,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核心话题类材料作文,且连续考了若干年。就在人们普遍认为最后两年自主命题的江苏卷应该保持稳定时,2019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竟然画风大变,出了一道笔者称之为生活类比型的作文题。所谓生活类比型作文题就是指从某种生活现象出发(譬如五味调和),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的作文。在2020年高考之前,笔者和不少高三语文老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2020年的江苏高考是最后一年自主命题,高考作文应该延续2019年的命题风格,或者靠近全国卷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但绝不会回到2018年以前的核心话题类作文上。没想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2020年的江苏作文题却是一种全新风格,人们甚至一时很难找到一个现成的名词来概括这种作文题的风格。

有人将2020年的江苏作文题与2016年的江苏作文题归入一类,认为这类作文材料,给出的是一段逻辑化的阐述,而不是一两个关键词或是喻体。材料内部的各个句子,是在进行环环相扣的理论推导,而不是就某一核心词做各方向的发散。我们把这种材料形式称为理论陈述类材料。笔者却并不认同这种归类,首先,2020年的江苏作文题完全不同于2016年的题目,2016年的作文题由话长话短引出了两个核心概念,那就是“个性”和“创新”,考生们只要围绕其中一个关键词行文就可以了,而2020年的作文题我们却找不到这样的核心词。其次,2016年的作文题先以话长话短作为文题的引子,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从中拎出两个核心概念“个性”和“创新”;而2020年作文题的全部材料都在陈述一种生活现象,完全没有理论的概括。我们很愿意将这种作文题称之为“现象陈述类”,而这种现象陈述类作文是考生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所以,才有人将之称为地狱级难度的作文题。

下面还是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道号称地狱级难度的作文题吧!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这道作文题共有四句话。第一句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两个成语出自《易传·乾文言》,意思是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侧重在志趣相同的人相互吸引、相互响应。这两个成语有双向关系,有相互关系,而构成这种关系的纽带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人直接将这八个字作为本次作文题的核心词,甚至有位著名散文家就根据这八个字写了一篇下水作文。还有人从这两个成语中拎出一个“同”字作为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词,他认为,在这个“同”的指向之下,考生可以联想到共同语言、文化认同、志同道合、人以类聚、环境育人等与“同”相联系的文化素材与立意角度;还有人由这个“同”字联想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命题者的意图真的是“同”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其实,这两个成语只是这则材料的引子,我们从材料的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中,可以发现这个引子引出的是第二句中的“自己喜爱的人和事”。显然,材料第一句中起引子作用的并不是“同”,而是“声”和“气”,因为“声”和“气”所代表的就是“兴趣爱好”。“自己喜爱的人和事”或“兴趣爱好”才是本题的关键点之一。第二句话的前半句说的是人们总是“主动地”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后半句是说人们又常常“被动地”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前半句中的“总是”说明了一个人兴趣爱好的恒久性,后半句中的“环绕”“塑造”却又突出了“同类信息”对个体特征形成的影响之大。这里考生需要弄明白什么是“同类信息”,所谓的“同类信息”就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某一类事物的信息。命题者的侧重点似乎落在后半句上,因为有了这样的兴趣爱好,才会被与这些兴趣爱好有关的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所环绕”就是完全被其左右,“所塑造”就是被其影响或改造。所以,第二句强调的是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各种信息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作用于“当下的你”和第四句中“未来的你”的塑造。由此可见,材料的第二句是全题的中心句。“喜欢”和“塑造”是核心中的核心。

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是列举同类信息的来源,从两个“更加”可以看出“智能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多、影响更大。这一句强调的是“同类信息”产生的背景,所以,如果要谈有关兴趣爱好等信息对人的影响,最好就要与“智能互联网”联系起来。学生生活于当下,对智能化、大数据、信息、自媒体等现代科技发展及其载体都有深切感受,作文题的时代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智能互联网的影响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命题者没有做任何限制,给了考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但这一句中的“互联网”也是考生们在作文中必须体现的关键点。

最后一句,“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这一句说的是兴趣爱好产生的契机,以及对未来的你的影响,而文题最后所列举的四个“一”的契机又必须与“智能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网上流传一句话,你的样子里,有你爱过的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你未来的样子,有智能互联网的影子。

对于2020年江苏这道作文题,我们需要整体把握,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虽然2020年的江苏作文题不是核心概念类的作文题,但不等于没有关键词,笔者以为写作本题时有三个关键词必须兼顾:一是喜欢(也就是兴趣爱好);二是互联网;三是塑造。这三点联系起来所说的生活现象就是,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被所喜欢的人和事等同类信息所裹挟、所环绕,并影响了当下或未来的你的人格塑造。考生要谈的就是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记叙文),或者是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议论文)。譬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欢的人和事而排斥其他,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大量的同类信息裹挟着你、环绕着你,让你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这些同类信息影响、塑造了当下的你或未来的你,对此你怎么看?……这些问题都是隐藏在文题材料背后的,是需要考生深入思考才能悟到的。对于考生们来说,在紧张的考场上,是很难考虑得这样周全、这样深刻的。这恐怕正是这道题被归为“地狱难度”的原因吧。其实,何止是考生,即使是那些在考场之外有着充裕时间思考的语文专家和写作爱好者们,在解析文题或试写下水作文时都多多少少出现了偏差和偏题。

我们不少领导和专家都不只一次地向考生承诺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2020年全国卷的五道作文题任务清楚、指向明确,确实做到了不在审题上难为学生,却不知江苏的命题专家们为什么不把命题“初心”明明白白地告诉考生。

2004年是江苏自主命题的第一年,那年的作文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就饱受诟病,笔者在上海的《语文学习》上以《想说爱你不容易》为题表达了对那道作文题的不满。当然,那是江苏第一次独立命题,没有经验,思路不成熟,命题不理想是可以谅解的,没想到事隔十七年,且作为江苏卷的收官之题,竟然命制出这样地狱难度的作文题,实在令人遗憾!

【王学东: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教于江苏省如皋中学,现已退休。任教期间,他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并兼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获得过如皋市专业技术拔尖人オ、如皋市名教师、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オ、南通市名教师、南通市名师导师团导师、南通语文学科命题专家、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