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事件看法材料作文及解析
2018年2月15日(农历除夕),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发生一起杀人案:71岁的村民王自新及其长子王校军、三子王正军被同村村民张扣扣杀害。张扣扣的杀人动机是为1996年在一次冲突中被王正军“故意伤害致死”的母亲报仇。案发前,35岁的单身汉张扣扣和67岁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他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
“张扣扣事件”发生后,舆情大致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美化张扣扣为母复仇的行为,认为张扣扣是为母复仇的“英雄”,而部分网民则断定当年司法不公,张扣扣之行为情有可原,一些自媒体的加入也给案件增添了一种悲情色彩;一种认为张扣扣手段残忍,是杀人恶犯,应严惩不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张扣扣案件看法高中作文800字《犯罪不能被美化,“侠客之心”当揖别》
犯罪不能被美化,“侠客之心”当揖别
(题目旗帜鲜明,形式对称,具有美感。)
“张扣扣事件”发生后,部分网民断定当年司法不公,张扣扣杀人情有可原;一段时间,舆情一边倒地美化其为母复仇的行为,认为他是“英雄”,甚至一窝蜂地为其叫好。(引用材料,精准取舍,摆出舆情的一个方面,为下文剖析、驳斥竖起靶子。)
这种舆情看似盛赞侠客行为,富有人情味,实则是只看现象,不解本质的肤浅见解。行凶杀人,是最大的灭绝人性;美化这种行为,是人情味的最大缺失。(直抵问题本质。)
先说对当年司法不公的断定。其实这只是部分网民凭个人感觉的主观臆断。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个体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有许多隐秘的事情我们并不知晓,因此个人对于正义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凭借个体对正义的有限理解去匡扶正义,很有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分析了个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并指出其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见解独到,有思想深度。)
再说为张扣扣叫好的举动。在这种声音中,有那种“围观不嫌事大”的起哄心态,更有不顾法律、不计后果的戾气。当今,我们已经迈入法治社会,虽然仍然存在司法权可能被滥用的事,但作为一种社会大环境,“权大于法”已经是过去式,不能再用一些陈旧观念来评判现代人的行为了。“冤冤相报”的江湖已经远去,没有必要留恋。张扣扣案的恩与怨只有法律能了断,法律也是最终的回答。(理性分析了围观者的心理,缜密论证了法治社会的现状,批判了“冤冤相报”的江湖戾气。)
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一些舆论的确有种不好的习惯,即宁愿相信自己的直觉,也不愿意听取常识的召唤。在各种缺乏事实根据的主观猜测,同经过一系列调查侦办流程之后的官方认定意见之间,这些舆论有时候就是喜欢“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式的撒娇。吊诡的是,这些论者批评的就是当年法治不彰的无奈状况,结论却是对破坏法治的张扣扣大加赞赏、同情有加,你们到底是尊重法治,还是信奉血债血偿的丛林法则呢?难道人们都要用私刑去杀人报仇吗?以歌颂非正义的方式来维护正义,想起来就让人齿冷。(由特殊到一般,对舆情进行了分析批评:相信直觉、主观猜测、罔顾常识。结尾敏锐地抓住了错误舆论的疏漏,用矛盾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令人击节叫好。没有板着面孔说教,论证语言庄谐并用,易于读者接受。)
还有人盛赞张扣扣为母杀人是“孝”的极致表现,这其实很可“笑”。试想一下,作为父母的唯一男丁,丢下白发苍苍的老父去为已逝的母亲复仇(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还有谁能给父亲养老送终呢?你说他孝吗?他其实就是个愚夫鲁夫。(换一种角度驳斥了美化张扣扣为母复仇是热爱亲人观点的虚伪性,可谓一针见血。)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张扣扣案,很多社会热点事件都是汹涌的舆论能量被单薄的事实所挑动,但真正撬动民间舆论观点发生变化的,还是官方的及时回应,以及媒体对事实的报道。这提醒我们,无论是宣传部门、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都有义务将舆论思维拉回到事实与法治的路线上来,要意识到话语权的分量,秉持专业性。媒体更应该平衡、翔实地进行报道,而不应渲染情绪。作为网民,我们要知道用法治思维办事、以法治思维解读才是现代社会的应有之义。对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应当有鲜明的态度,在古道热肠之外,不能混淆是非,要多冷静思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多为时评,其基本结构依然是论说文的三段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但从作文实际看,许多考生往往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者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带而过,使作文留下虎头蛇尾的遗憾。这段文字对官方、媒体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对网民提出了应该秉持的思想方法,并且由此及彼,拓展到一般社会热点事件,使论证说理具有了普遍意义。作者顾及全面,思维缜密,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只有法治才能让人告别“侠客之心”,只有法律才能解开“张扣扣案”的“死扣”。也只有尊重常识,尊重事实,理性思维才能解开舆论场上的“死扣”,才能让我们不盲从,不戾气,从而做正确言行的导航人。(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文易搜编辑)
张扣扣事件材料作文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作文材料是“张扣扣案件”,“对此”的“此”既指案件本身,也是指舆情观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引导语提醒考生,所表达的观点要以材料为基础,就事论事,就事论理。考生若脱离材料泛泛而谈,就偏离了题旨。
2.立意限制。作文材料是“张扣扣案件”,但命题人的用意却并不在案件本身,而是对案件发生后舆情的分析、认识、评价。也就是说材料第二段是才是考生应重点审视的内容,因此考生不妨将自己置于这样一个舆论的场景之中,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可阐释的观点。考生如果仅由第一段“联想”到行侠仗义、邻里关系等,审题就出现了偏差。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中提及的舆情有两种,从第一种中的“美化”“断定”“增添”等词语看,显然应该予以否定。理性分析一下,法律问题应实事求是,为何要“美化”?不明真相又凭什么“断定”张扣扣情有可原?自媒体又是依据什么事实给案件“增添”了悲情色彩?如果考生认为张扣扣情有可原,甚至可予以赞美,那就是不明白大是大非,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应被归在四类文以下。
另一种舆论认为张扣扣手段残忍,是杀人恶犯,应严惩不贷。此种观点就事论事,立场中肯。无论如何,即便有冤情也应诉诸法律,而不应该采取复仇的方式。不管真相如何,张扣扣都是犯了罪,毕竟他的行为并无正当防卫性质。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必须旗帜鲜明,不能搞“其情可赞,其罪难恕”等模棱两可的骑墙主义。
4.“你有什么看法”规定了作文文体为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案件本身及两种舆情为考生提供了多个立意角度。虽然正确的立意是否定第一种舆情,肯定第二种舆情,但第一种舆情里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三个角度,考生可以从批判质疑的角度去分析、延伸、思考、归谬,从而提出可阐述的观点;而从第二种舆情中也可以辐射出许多角度,由此可以形成较大的立意空间。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可以对两种舆情进行延伸论证,可举例,可假设,更可追根溯源。联系近年来每有热点事件发生,各种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就会舆情汹汹,但他们往往是从感性认识出发,而缺少理性分析,因此这不仅混淆了大众视听,更无助于提升人的素质,于社会健康发展并无益处。考生也可以联系相关社会热点,如昆山龙哥案进行对比或类比,以体现文章的现实意义。
解题
本题是一道热点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张扣扣案件”,但作文落笔的重点却并不在案件本身,而是对案件发生后相关舆情的分析,这种分析又应是基于案件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批判性思维,检验考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状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以议论说理为主,但这恰恰是中学生写作的软肋。尽管不少高中学生开始思考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尝试用道理及概念推理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还是有许多学生表现出思想偏激、思维片面,论证肤浅、简单或平庸,说理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言不达意,翻来覆去说车轱辘话的状况;作文写作中也常出现论证逻辑性不强,漏洞不少,或以例代证,或滥用抒情,甚至凭空下判断,缺乏说服力等弊病。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因为学生阅读量少,视野狭窄,理论积淀差,抽象思维弱,思考问题角度单一等。
通过本道作文题的审题立意训练,特别是范文展示与学习,我们可以重点落实新课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达到训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以促进其思维品质深刻性、敏锐性、全面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的全面提升。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一、舆情方面
1.立足法治层面:
只有法治才能让人告别“侠客之心”。
“张扣扣案”的恩怨,只有法律能了。
现代法治必须彻底摒弃私力复仇。
以司法正义化解血亲复仇的戾气。
对以暴制暴的煽情是开法治倒车。
唯有法治与公正才能化解积怨。
别让法律误入“道德困境”。
2.评价“侠义”行为:
只有违法犯罪,没有侠义恩仇。
为母报仇错在哪?
他是个悲剧,不是个英雄。
宣扬血亲复仇是理性的迷失。
行凶犯罪勿被美化。
为张扣扣杀人点赞传递的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
3.分性舆情本源:
为什么复仇故事总能挑动我们的情绪?
张扣扣案的舆论“死扣”。
为喝彩而悲哀。
4.分析舆情心态:
支持张扣扣,是个别人对现状的不满。
去情绪化,方得公平正义。
……
二、案件方面
张扣扣的罪与罚。
是暴徒还是孝子?
不是孝道,是毁灭之道。
看似英雄主义,实则狗熊主义。
……
偏题立意:
为张扣扣叫好点赞。
“泼妇”也是母亲,也需要公平正义。
“张扣扣案”是对豪强发出的血色警告。
我们只谈情不说法。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谐很重要。
谈青少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