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写好高考作文要具备的两个软条件

发布时间:2021-5-31 16:02  346次浏览  作者:何郁

写好高考作文,当然要具备一些硬条件,比如,审题,把握题旨的能力要强;标题要拟得既新颖又有文采;文章结构安排得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巧妙地设计开头和结尾,……这些要素是写好高考作文的硬条件,硬因素。但我认为,仅仅具备这些,仍然可能写不好高考作文。因为这些仅仅是“写文章”的条件和表面因素,而写文章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写好高考作文的深层因素。怎样做人,决定了怎样作文,反过来说,作文写得好不好,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人”“做”得好不好。中国古话说,“文如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指导和训练中,“做人”的问题往往重视得不够,或许因为这个问题太过宏大,无从指导和训练,所以老师和同学就自觉放弃了。殊不知,要想写好高考作文,做人的问题是第一位的,而且是绕不过去的。我劝同学们要重视这个问题。以我的观察和体会,“做人”的因素直接影响着高考作文得分。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一下。

一、要具备一颗哲学的头脑

什么是哲学头脑?简单而言,就是要有哲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学会用哲学的观点看待事物。这样,你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思想深度,才经得起推敲。我们有些同学经常在作文中,设置了前言却忘了后语,犯了“有始无终”的毛病;或者肯定了问题的主要方面,却忽略了问题的次要方面,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这些问题乍看像是作文习惯问题,其实冷静一想,却是思维品质的问题,也就是有没有哲学头脑的问题。怎样克服这类问题呢?

第一,要辨证地看待“虚高”和“低调”的问题。

所谓“虚高”,就是在作文中反映出一种虚假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只是从表面上迎合考试大纲中“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作文要求。我们的许多考生对大纲的这一点要求都心领神会,因此他们在作文中尽量写光明的,值得赞许的,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谆谆告诫,不能写灰暗的,要尽量写光明的。从原则上说,这样想,这样做是不错的,因为大纲就是这样要求的。但问题是,如果平时就不太注意积累这些光明的人和事,考试时硬要这样写,就会出问题。或者勉为其难,“凑成一篇”,或者与作文的初衷背道而驰,造假唬人。前些年“父母双亡”,近几年“忘我救人”不都是这种思想的拙劣表演吗?作文的目的是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促使人走向真善美,如此虚假作文岂不是与作文的初衷南辕北辙吗?故意架高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变得“虚高”,不仅不利于得分,而且还会失分。这些年作文阅卷加大了对这种虚假作文的打击力度,有些同学还因此吃尽了苦头,所以同学们对此务必要慎之又慎。

所谓“低调”,就是故意在作文中写一些灰色、消极,甚至是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还美其名曰“追求真实”。因为文章写得过于灰暗,过于“自我”,有时简直就是个人的喃喃自语,既让人看不懂,又让人觉得压抑,这又怎么可能得到较好的分数呢?比如有位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文字:好不容易到了家,父母还没有回来。唉,真是苦尽甘来,如今真是好时光,他边换衣服边打开电视机,球赛已开始了十分钟,随后他泡了一杯咖啡加糖,身子重重地坐到了沙发上,边喝咖啡边看球。忽然间,他想到了什么,他总是感到不舒服,一个念头越来越大包袱般压得他透不过气来,球场上的情景越来越进不了他的眼帘。“妈的!……”于是,他穿上雨衣,推出一部崭新而漂亮的自行车,往茫茫的雨夜中走去……这段话纯粹是个人某种情绪的宣泄,既无来由,也不知去向,谁也看不懂。

“虚高”不好,“低调”也不对,应该选择一些真实的、确实打动过你并且是能够得到社会认同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作文符合考纲的要求。

第二,立论要经得起推敲,不能偏激。

如果立论过于偏激,暴露一己狭隘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不可能得到好分数。举几个例子说明:1999年高考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考生为了标新立异,写道:希望能够把江洋大盗的记忆移植到自己头脑中,这样在社会上就可以为所欲为了;2000年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考生为了论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写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照我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都有理。”2002年高考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有考生为了追求内心的真实,写道:“面对这个冻僵的路人,我选择安静地走开……”2004年湖北省高考话题作文“买镜”,有考生为了标榜个性,写道:“我希望能够买到一面魔镜,让它具有无边的魔法力量,这样可以想得到什么,魔镜就会变出什么。”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文立意又怎么可能获得高分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作文中所表达的观点、见解,所肯定的思想倾向必须是健康、正确的,而不是庸俗、低级趣味,甚至是“假、丑、恶”的。

第三,要独立思考,负责任地写作。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课标、新考试精神要求学生“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这是新课标作文教学的理念,也是新考试精神在作文考试上的体现,自然也就成了高考作文拿高分的新标准。所谓“负责任地写作”,就是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负责,对社会对良知负责;所谓“独立思考”,就是所写的内容凝聚着自己的真实情感,体现自己的独特感悟,不人云亦云。因此,学习新课标,写好新作文,不仅是平时作文训练的必要,也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必由之路。

二、要培养一颗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指无论是在考场上,还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都要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既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满不在乎。换一句话说,就是既要有一股拼搏的劲头,又能够实事求是地写作,这样才能保证最佳的写作状态——既紧张又放松。

第一,不要期望在高考时,通过一篇文章一鸣惊人。

高考时能写出满分作文的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个少数里面不见得就是平时作文能力强的学生,有些作文能力一般的学生,同样能够在高考时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文章。这里面有爆发力的问题,更有所出的文题是否切合考生实际和长处的问题。如果命题刚好便于你的发挥,那么,你就有可能写出一篇满分作文。一篇满分作文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态来对待考场作文,动笔前,不妨调整好心态,做到不急不躁,认真思考,把自己调整到一种积极的状态下思考、写作,效果应该不会错。

第二,不要期望在一篇文章中,把自己塑造成英雄,也不要期望通过一篇文章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写作文时,你的切入口要小,不要贪多求大。所谓“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条经验已经被许许多多的生动事例所证明。我们看几个例子。

2003年上海卷,以“杂”为话题作文。应该说,这个题目的切入口不太容易定位。有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煮好艺术领域里的“腊八粥”》的文章。文章从冰心的《忆腊八》说起,重点是说搞音乐要有一种“杂食”的精神。第一,乐器媒介要做到“杂”,其次,要对多种艺术载体有所认识,最后,要注意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你才能“煮好艺术领域里的腊八粥”。开头结尾互相照应,关于搞音乐要“杂食”的道理就谈得很充分了。

同样是写“杂”,有位考生从水浒里找到了切入口。梁山泊不是有108将吗?这不就是“杂”吗?从《水浒传》里找切入口来谈“杂”,真是一个聪明的突破,既容易把握,又有文化分量。这篇文章题目是《水浒论杂》。还有位考生把“杂”比作一个“熔炉”,切入口也很小;另有一位考生把中心定位在谈“杂与纯”上,不仅定位准,而且容易落实。

第三,保持一颗平常心,用词造句要有分寸。

这些年,许多考生认为铺排名句,抢人眼球,就能获得好分数,殊不知朴实为文,自然清新的文字更能赢得阅卷人的好感。如果“为优美而优美”,仅仅让语言披上华丽的外衣,而缺少扎实的情感基础和思想力度,势必会适得其反。这里,我们来欣赏一段2004年云南一位考生写的《父亲,我爱你》,这段文字洗尽铅尘,朴实无华,可以说字字是泪,句句含情:那天,天气阴冷,像今天。妈妈在艰难地支撑了半年后,终被那可恨的病魔夺去了生命。那天,你眼睛红肿,衣服单薄,我一时觉得你苍老了许多,像一棵茁壮的树突然被人一下子砍倒。那晚,你告诉我,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父亲,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

多少个夜晚,我坐在家门口等你,而你总是醉醺醺地回家,对于流泪的我,你却似乎已看不见。别人说你会打麻将了,我吃惊,当终于有一天帮你洗衣服,看到那个欠条时,我信了。又有人说,你会跟村里的几个人去抽一种很特别的烟时,我呆了,连眼泪都落不下来了。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不愿失去母亲后,再失去一个健全的父亲,我永远不愿自己变成一个孤儿。

还有些考生作文喜欢用“必然”“绝对”“总是”等不留余地的词语。而阅卷的老师,偏偏喜欢问:为什么要说得这么绝对,不留余地,我看有些事情就“未必然”“不绝对”“不总是”。因为许多事情是矛盾的、复杂的,生活是多变的啊!这里,我们也来欣赏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选自2004年四川省一位考生的作文,文章题目是《遭遇挫折,笑对痛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一个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持之有据,论述得体,文采斐然。

总之,作文要考出高水平,关键还在平时。现在作文时就不妨多思考一下上述因素,慢慢训练,相信你在高考考场上一定会写出佳作。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