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18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独立人生的最佳状态》(对比论证)

发布时间:2021-4-6 21:34作者:上海考生2阅读:616

对比论证,观点鲜明。在列举被需要心态下做彰显的对社会、大众正向力量和作用的同时,也对被需要可能出现的消极、负面的情况做了实事求是、有根有据的分析与举证,同样显得客观而又说服力。开篇点题,自然顺达。文章有人对物质与精神两个层级的需要写起,自然地引入所要议论的话题,并对被需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言简意赅的界定与说明,为下文做了必要的铺垫与伏笔。卒章显志,强化主题。考生整体驾驭文章的能力强,在文章主体部分深入浅出地论证所持观点之后,在末尾段,进行必要的总结,并与文题相呼应。

独立人生的最佳状态

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的与精神的两个大的方面。对于物质的需要,是人的最为基本的、生存的需要,首先必须满足。在此基础与前提之下,人才可能有精神层面的、更高境界的需要。由此可见,生存、安全、庇护等物质方面的需要,可视为自我需要的范畴;友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等,则可看作人类追求自我更高价值的体现,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范畴,“被需要”的心态就归属于这一层次。

“被需要”的心态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与相互依存性。不同于《雪国》中人与人之间的淡漠感与整个社会的虚无感,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通过慈善募捐、志愿服务等方式实现自我价值。与《胡同文化》中北京人“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疏于交往、明哲保身的想法相反,当今人们的舆论更偏好那些“管闲事”的人。随着网络上“最美XX”的评选层出不穷,美体对于善者的报道应接不暇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逐渐升温。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去帮助他人,即满足了他人的自我需求,也满足了自身的“被需要”心理和自我实现需求,更成为一种积极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

“被需要”的心态去世有其积极意义,一旦对其过渡曲解,就可能产生一些沽名钓誉的慈善家,或是理所当然的接受施舍者。所谓“需要”和“被需要”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方面彻头彻尾接受他人因好心施舍的人,就如同那些有健全身体却躺在街上乞讨的乞丐,从不想以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的需求。毕淑敏在其散文《坦然走过乞丐》中批判了这种“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有假惺惺的“大善人”,通过虚假的捐赠博得他人眼球与社会地位名声,实则毫无贡献且败坏社会风气。

那我们该如何正视“被需要”呢?首先审视的应是帮助他人的定义,帮助应建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和一颗赤子之心上,而不是抱有从中牟取利益之心,或是没有底线的牺牲。其次应审视帮助的对象,不仅在物质上还应在对方自身发展上有所帮助。若帮助的行为使对方养成了依赖于懒惰心理,这应该是双方都不想看到的结果。在这些基础上,我们不应以“被需要”作为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挖空心思向着他人需要什么的同时,往往会束缚自己的思维忘却自己的需求,影响我们事先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我们应在满足自我的需求上适度实现“被需要”。而“被需要”不应成为唯一衡量一个人善心的标准。

满足自我需求,也不应被“被需要”束缚自己的人生,这或是独立人生的最佳状态。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