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十年,回首初心在—我看高考(2017全国3卷高考作文范文)
- 可以说,高考与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高考——历史、成就、弊端、改革、发展等,内容充实,说理全面而深刻。
- 考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高考,理性而客观,且写作角度富有代表性,各角度之间逻辑清晰,再加上优美凝练、富于变化的语言和新颖丰富的素材,增加了说服力,很容易赢得阅卷者青睐。多角度说理,让作文不仅充实深刻,还闪耀着思辨的光芒。
风雨四十年,回首初心在
教育家看高考,看的是高考对学生的选拔与培养;教师看高考,看的是高考题目的难易与变化;而我看高考,看到的是风雨四十年,其中别有一番天地。
40年前,与我一样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重新走进被“关闭”许久的高考考场。手上起了老茧的,是从基层插队回来的知青;脸上写满紧张的,是跃跃欲试又害怕落榜的学生。他们走进考场,准备用试卷重启自己的人生。
我看高考,40年过去,它依然是个人、国家和民族命运齿轮的关键发条,是保证国家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天秤,是求学者通向更高知识殿堂的天梯。试想,如果四十年前没有恢复高考,水利、铁路、桥梁建设如何源源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载人航天事业如何在一代人熬白了头之后,仍然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迎头赶上?落后的贫困地区如何能迎回“反哺”大学生村官?我看高考之兴旺,势必会大力促进国家、民族之繁荣!
然而,再光滑的齿轮,多年转动,必有锈迹。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就有人剑走偏锋,正如衡水中学受人诟病之处:它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精确到分钟,不停地对学生进行高考特训,单以成绩来打造高考神话,吸引更多优秀生源,从而实现市场化运作。而现今国内,远不止这一个“衡水中学”,这可谓高考之痛。
假如全国的中学都为了高考的“利益”而争相效仿,学校将从育人杏坛变成考试工厂,授业解惑的师德将变成可以用金钱衡量,市场化运作的筹码。那么,高考又如何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不忘初心?
除了这样的乱象,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亟待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体验测评员、淘女郎、网络主播这样的新兴职业,并且倾向于做身兼多重职业的“斜扛青年”,而非选择应试教育下的传统职业。社会的确存在对这些新兴职业的需求,然而,目前高中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能在保证发展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如何使人才各归其位。我看高考四十年后的发展,道路阻且长。
通过高考更好地书写自己的命运,使其与国家、民族、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共同呼吸,是我们亟待完成的观念转变,也是高考今后的改革方向。
但高考能改变人的命运,却不能决定人的命运。现在,40年风雨过后,我站在高考这艘世纪巨轮的甲板上,眺望高考的未来,航程固然漫长,但必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