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08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作文题目及点评

发布时间:2020-10-19 21:42作者:佚名阅读:554

2008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作文题目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8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作文题目点评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他们”这一命题,与2006年的“我想握住你的手”和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相比,命题的理念都集中体现在引导考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并且学会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对自己的影响,要求“我手写我口”,从作文中传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因此,从审题的角度来看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不会跑题。但是,如何选材,从怎样的视角去感悟生活,提炼感点,且做到别具一格,富有个性,这是需要下工夫的。只有对题材选择、主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具备了自己的亲身感悟与理解,才能从全方位反映出考生的能力和智慧。

“他们”与“我们”都是两个集体代名词。“我们”和“他们”共同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只不过各自的身份、职业、地位,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况等方面的不同罢了。因此,“他们”与“我们”彼此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谁也离不开谁。说到底只不过是社会的分工不一样。而“他们”与“我们”在共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总免不了因为各种利益和矛盾既相互团结又相互摩擦,由此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以,此命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作为生活在大上海的考生,既可以将目光聚焦于城市建设大军、公安干警、农民工子弟、退休职工、街道社区的管理人员、出租车司机、普通市民,也可以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独生子女自己,甚至于将目光投向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区人民,反映他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迹和精神风貌。

当然,从思维的空间来说,我们还可以虚实结合,让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我们的笔下,“他们”可以是当今的城里人、乡下人,也可以是历史记载中的古代百姓、文人骚客;可以是对生活中的某些原型的刻画描写,也可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语)的艺术虚构(注意在符合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达到艺术真实的目的)。考生可以不拘一格,确立主题思想和立意要点。如可以用喜爱、赞美的笔调去褒扬“他们”的崇高人格和坚强的信念,以及不屈的精神品格;可以用同情或怜悯的目光去捕捉生活中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和个人的不幸遭遇等,思考他们的命运、处境,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也可以站在批判的角度,用厌恶、批评的贬义情感,写“他们”的庸俗与琐鄙的生活,或用在道德底线上徘徊的危险事实与行为分析等。但是,不管是褒扬、贬抑,还是站在不褒不贬的立场上,都不得简单地去对生活进行拍照、翻版或复制,一定得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挖掘出生活中蕴藏的哲理,品味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品味出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和人情的美好。写时主要注意下面几点:

1.写真情实感——以情动人。“情者文之经”,带着情感描述人和事,才能够打动读者。如一位考生是这样描写农民工子弟的:“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一边是城市的繁华,一边是“他们”的好奇与无奈,在作者的笔下,饱含深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又如,“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这些浅显的文字,被作者用真挚的情感化朴实为深厚,让直白的叙述变得令人鼻酸,油然而生同情。

2.选角度要新——开口要小。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视野要开阔”,那是要从宏观上去观察生活、广泛了解人事和认识社会的要求,而写文章则大相径庭。作文的切入角一定要小。“开口小”才能写深、写透,就像《桃花源记》中渔人不觉发现了桃花源进口的一个小洞门一样,“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作文也是如此,要达到“初进狭而隘,再上幻而旷”的艺术境界,写作的角度要小。如写“他们”,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作文,绝对不能泛泛去写,一定得选择某些人、某个场景、某个主题的表达。要具体到一些人、一件事、一种情、一个景上,千万不能或人民子弟兵,或白衣战士,或志愿者,或受难同胞等罗列。什么都想写,结果什么也写得平淡无味。

3.定写作文体——适合自己。俗话说得好,“量体裁衣,看客买菜”。说的是要符合自身的条件再去做出适合自己的穿衣与烹调出适合别人的可口饭菜来。作文在确定好了选择的题材和立意后,就要考虑采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文章的体裁。本次作文在要求(2)中明确:“不要写成诗歌”,除此之外,文体再无限制了。这样,考生要选择平时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如写记叙文,就应该记住“文学即人学”(高尔基语),作文写记叙文也要以表现生活中的人事为主。就题材而言,如果考生是记叙生活中的人物,就可选取任何一个群体,展开叙述描写。通过描写典型事例中的典型人物,重点表现你在立意时所确定的“他们”的典型性格、精神品质,表现“他们”的独特情感,通过叙述“他们”的动人故事,让读者受到感染、教育、启发;如写议论文,就应该将你所见、所闻、所感的“他们”的表现行为,“他们”的道德情操,“他们”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什么样的借鉴,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对我们个人、社会、国家有什么意义,在此基础上,确定感点,表明自己的看法。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的正确性。

总之,“他们”文题本身意味着引导考生学会关注他人,把视线转向“他们”,从而避开自我这个“小我”。并学会采用取景的多元视野和提炼感点的多元主题去关注社会,表现人物。此文题的开放性一定得落实在对题材、体裁、思想等多个层面上。《他们》这个考题启示我们,开阔生活视野、学会情感体验、运用理性思辨,是高考作文备考的训练方向。

(朱庆和)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