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遭遇“高考体”的尴尬

发布时间:2021-5-11 09:12  222次浏览  作者:佚名

教学生写高考作文,很难!真的很难!!教作文不是教书法,不能手把手去教;如果不给学生一个模式,不会写;给个模式,即成八股。我在课堂上刚刚批评了“高考体”的作文模式,学生立即表示:老师,我们刚刚习惯了“高考体”,您就反对“高考体”,如果不写“高考体”,我们就又不会写作文啦!这让我很尴尬,也左右为难。高考体作文最初也是很新鲜,很有生命力的,至少从老师阅卷角度来看,高考体作文“金字塔”的结构方式,按照层级配置论点与分论点,给阅卷老师视觉上一种俯瞰效果,看开头即知结尾,不必琢磨考生的作文立意朝哪个方向发展;必要时也可以立即确认材料中的细节。很好!

但某一产品一旦叫好就会出现大量山寨货,高考体作文模式亦然。作文劈头就是一个排比句,句子中间填充了很多抽象、压缩的形容词,似乎不多填几个形容词不足以表现出排比句的文采与气势。但这些填充的形容词不但常常破坏了语言本身的流畅感觉,而且要让人使劲去想它到底想表达什么。很多时候,这种“高考体”的排比句开头法给人的感觉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依稀感觉到一些丁零咣当的干硬的东西,相互碰撞,但是,完全不能理解到底说了些什么。我在博文里举过不少这样的例子了。

按理说,写文章最基本的武器就是形容词,形容词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它可以用最短时间使人达到最高激情,所以,喜欢在作文开头使用排比句煽情的考场作文呈上升势头,都觉得这是夺阅卷老师眼球的最佳方法;大量的考场满分高分作文书也展示着这种方法的效果。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很多高考体作文,在一开头的排比句中堆砌的大量不三不四的形容词,就像是味道好极了的垃圾食品,却很受考生欢迎。考场作文常常弄成了一场形容词大比拼。

学生为什么特别喜欢填充大量形容词的排比句呢?我理解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总是想把自己的话装饰得很有文采的考生很习惯使用它,因为考场作文常常要有激情,情绪一高昂就特别容易唱高调,通俗的说法叫情绪饱满,这就必须用到修辞了,而修辞中的排比句恰是特别适合于唱高调的修辞手法。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特别喜欢排比修辞的考生常是喜欢撒谎的人。这一结论与韩寒所说的“中国人第一次撒谎都是从语文老师教写作文开始的”,有殊途同归的感觉。

伏尔泰说过: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这是一个遮蔽性很强的词种。我以为形容词是一类善于装模作样的词,使用大量形容词的作文很像是小品表演,因为表演就要夸张,把某一个人的弱点放大。但考生写作文能不能像长着大胡子的海明威一样,毫不客气地砍伐掉形容词,因为海明威也认为形容词就像一个吸血鬼,附着在文章的各个地方,逐渐将叙述之流引开,将语言大厦的基石蛀空,使“本事”找不到安家之所。为此,他尽量不用修饰语,基本不用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他觉得使用中性词语最安全。

作文不可能砍掉形容词。学生作文的语言缺乏文采正是词汇贫乏导致的,词汇贫乏与缺乏文采互为表里。当然,也有专家谆谆教诲,议论文主要是讲道理,是看谁能把道理说明白,讲深刻,故而语言要朴素一点儿,但学生很难“朴素”,朴素不是寒碜,气质特好的人常常衣着朴素,朴素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定神闲。文章的朴素也是不需要很多装饰,但语言的质地应当很好;学生恰恰就在于语言的质地不好,连形容词也不能多用,作文呈现的恐怕只能是简陋、寒碜啦。所以,学生的作文要达到“朴素”的境地比达到“文采”还要不容易啊!

如果考生的作文连一般化的形容词都没有几个,那他们的语言真成了北方冬天的树,光秃秃的更加难看啦!苏轼在《与二郎侄》中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会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二郎侄何许人也?是苏轼之弟苏辙的第二个儿子苏适。上面这段话,既是苏轼给侄儿如何作文的劝导,也是他自己毕生为文的经验之谈。看来,学生的作文还是要追求点儿“气象峥嵘,彩色绚烂”,那高考体作文开篇即一大大的排比句,先声夺人,不就很有点儿“气象峥嵘,彩色绚烂”的意思吗?是啊!

学生问:那您为何要反对高考体呢?

我:……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