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强调了“开端”之重要。对议论文而言,开头犹如一家之门户,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开头假若像“凤冠明珠”,亮丽夺目,就能为文章增色不少。试想,落笔兜圈子,绕弯子,让人读了半天,不知所云,这样的文章有谁还愿意看下去呢?因此,执教者有必要训练学生雕饰“凤头”的技能技巧,让他们的文章一开头就紧切题意,简练精彩,不同凡响,从而紧紧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赢得其好感。怎样雕饰“凤头”呢?我有六个好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作文一开头就把话题或中心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干脆利落,不拐弯抹角。它的好处在于,开门见山,明示写作意图,犹如在射箭之前首先竖起箭靶一样。例如:
朋友,当你看见一推推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河流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着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呢?我那时是气愤得想大声疾呼:“敬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吧!”(《生存环境,敬请关注!》)
此开头能够紧扣题目,抓住中心,采用设问的方式,于一问一答中,亮出自己的中心观点,强烈呼吁人们“敬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单刀直入,简洁有力,稳稳地统摄了全文,为下文论述的展开打下了基础。又如以“人生”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有位同学是这样开头的:
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人生如梦;也有人说,人生在于享受;而我要说,人生就是一场挑战。
职业不同,爱好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对人生的理解也有别。在作者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挑战”。开宗明义,于对比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鲜明而突出。
此法特点即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前,先姑且承认与自己的观点相对立的另一个观点,实乃虚晃一枪。例如:
一提起发家致富,人们会想起“为富不仁”这句话来,旧中国,官僚、地主、资本家巧取豪夺,形容这些人“为富不仁”,是千真万确的。今天,也有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或其他便利条件,钻空子,捞外快,中饱私囊。这些家伙都有一副损人利己的歹毒心肠,说他们“为富不仁”,亦恰当不过。但“为富”者是不是都“不仁”呢?我认为,“为富”与“不仁”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为富”未必“不仁”》)
“为富不仁”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观念,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为富’未必‘不仁’”为题,大唱新时代的颂歌,立意巧,取材新。文章在提出观点前,先欲擒故纵,虚晃一枪,接着亮出观点:“‘为富’与‘不仁’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种反弹琵琶的写法,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之效。
这类开头或直接引用警句格言、俗话谚语、诗文名句等入题,然后以此为核心生发开去,以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一开始就攫住读者的眼球;或仿造点化相关名言佳句,展现语言运用的机巧。例如:
古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无怪乎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愿再“误落尘网中”。(《水的联想》)
开头引用《论语》中的经典之语,巧妙引出李白、杜甫等“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愿再‘误落尘网中’”的观点,落笔自然而引入巧妙,用语洗练而极具吸引力。再如《WTO与中国文化》一文的开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加入WTO,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入世,不仅能给中国的国民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更意味着中国文化与WTO成员文化的一种接触、碰撞、融合与对接。
开头引用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名句,紧扣文题,出语不凡,形象地表明了尽管加入WTO的道路曲折艰难,但入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既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又有访古探幽之妙。
此法开头设问,以引起读者注意,激发读者思考,造成悬想疑窦,作者无疑却故意设问,意在营造一种促人深思的艺术效果。例如: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父母离异,你选爸爸还是选妈妈?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妻儿落水,你选妻子还是选孩子?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路人被抢,你选见义勇为还是选袖手旁观?……人生或许可以比为一份试卷,有大量的选择题,但不可不选并且还不以分数计算。有时,A或B你都不想放弃,但它无疑是一道单选题,它告诉你:你必须学会放弃。(《学会放弃》)
作者从写作的目的出发,精心设计了三问,发人深省,促使读者去思考该如何选择。由于是作者的故意而问,因此自己接着就做了回答:“你必须学会放弃。”如此开头,先让读者带着作者的问题进行一番思索,然后再见作者解疑,自然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此法文思连贯,语言成串,信息扑面而来,表达酣畅淋漓;句式大致整齐,有一种匀称之美;语势如虹,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震撼力和雄辩力。例如:
蜜蜂羡慕雄鹰能够搏击蓝天,自由翱翔,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能传播花粉,使大自然五彩缤纷,果实累累;沙砾羡慕碧玉青翠欲滴,价值可观,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终能成就平坦大道,万丈高楼;丑小鸭羡慕白天鹅洁白无瑕,万般美丽,却不知道自己正焕发出独特的风采。(《是金子,总会闪光》)
如此开头,排比造势,文采斐然,一下子就能攫住读者的目光,蜜蜂、沙砾、丑小鸭等,都有自身的不足,但也有各自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正如“金子”一般,“总会闪光”。自由挥洒的一段文字,却暗扣题旨,富有灵气,耐人寻味。我们再欣赏《感悟生命》的开头:
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有了鲜花绿树,才有鸟语花香;有了蓝天白云,才有一望无垠;有了海涛浪花,才有烟波浩渺……于是,我在感动的养分中成长,学会了感悟生命——这出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剧目。
作者构置一组排比,强调自己感动于“鲜花绿树”“蓝天白云”“海涛浪花”,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学会了感悟生命——这出时时刻刻在上演的最好剧目”。排比的运用,既造成结构形式上的整齐美,又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美。
顾名思义,此法就是作者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调遣知识储备,兼用多种修辞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抒情达意。例如: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春风。”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作者先连用一组“是什么”来悬疑设问,启人深思;又兼用了排比,造成文气贯注的气势;再引用徐志摩的名句,其间又配以回文:“来”→“走”,“走”→“来”;“轻轻”→“悄悄”,“悄悄”→“轻轻”;读时,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读罢,给人留下愉悦爽神、底蕴厚重之印象。
再如《心的本色》一文,也是兼用辞格法开头的佳例: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似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作者以“成”“败”“荣”“辱”为陈述对象,构成排比句,其间又兼用比喻,譬如“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还有直接引用,譬如“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灵活化用,譬如“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综合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如珍珠美玉,既有闪亮的文采,又有丰厚的内蕴。
常听人说,文章好写头难开;而我要说,雕饰“凤头”更不易。这就需要我们当教师的沉下心去琢磨,不断总结经验,善于借鉴招数,在引导学生雕饰“凤头”上多花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