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点拨:中国有一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这表达出一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进取精神,是一种积极昂扬的探究欲。材料中的神探福尔摩斯与物理学家费曼的行为正是对这种精神十分恰当的注解。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太容易麻木的动物,当我们对新奇美好的事物感觉钝化时,生活也容易陷入无聊、无趣,探究欲是对抗它们的绝佳武器。
- 素材适用话题:保持好奇心、对抗无聊、活在当下、有趣味的生活
人是很容易麻木的。生命中很多新奇美好的东西,一旦我们习以为常,它们就不再“存在”了。在心理学上,这叫“适应原则”。这种原则不断地将我们从幸福或痛苦的极点拉回基因最初设定的起点。这个心理免疫系统也是进化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馈赠,一方面保护我们不至于因极度的痛苦而崩溃,另一方面也阻止我们享受绵长的快乐。
“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姿态,是对抗生活之麻木的最佳武器。有一次,福尔摩斯捡到一顶躺在大街中央的帽子,经过一番打量,说这顶帽子的主人因为酗酒而毁了自己的前程,他的妻子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爱恋他了。对福尔摩斯这样的人来说,生活不可能是无聊的。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生前做最后一次癌症手术时,医生告诉他这次也许撑不过去了。他说:“如果是这样,拜托帮我把麻醉药给解除了,让我处于清醒状态。”“为什么?”“我想知道生命关闭时是什么感觉。”有了极度的探究欲,连自身的死亡都可以是一件兴致盎然的事情。
罗丹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正是探究,擦亮了这双眼,用它去寻找美。
“探究”作为国家倡导的学习方式,含义大致是“通过实验找资料,对不太懂的东西,穷其根本,溯其发展,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掌握”。
探究自古即有,朱子曰“格物致知”,就是利用探究获得新知。课堂中亦如此,有人曾质疑“哈密瓜”的“密”应为虫字底,他大抵是想“蜂蜜”与“哈密瓜”同义了。这种联想虽好,但毕竟太主观,其实翻一翻资料,就不难发现哈密瓜是因源于新疆哈密而得名。这样一探究,既避免了主观臆断的可笑,又可对此深入了解。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许多学生抱怨字难以区分,因为通常我们认为记住就行了。而专家则将字一步步剖析,追本溯源,怎会写错?这便是探究的魅力了,不管是科学研究实验,还是社会实践调查,探究都使我们获得真知。
而有多少次,我们总是不懂探究,不愿探究?在学习中,我们常常只知道左右手螺旋定律,却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只知道萤火虫会发光,却不想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魔力使其发光;只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绝唱,却不知是什么让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缺乏探究精神,便是鲁迅所讥笑的“愚人”。
并且在探究时,我们也常常只见形式不见内容。小学的科学课要写研究报告,许多人没见过显微镜,就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标准答案洋洋洒洒地抄下来,美其名曰“探究”。这样的“探究”课,令人啼笑皆非。非常敬佩瓦特,看到祖母烧水时壶盖一上一下,就去探究那神奇的“汽”,最后改进蒸汽机,推动了生产革命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探究。正如老子所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探究不是假大空的形式,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自主地探究发现。
遇事不想,是麻木;想事不究,是杞人忧天;究事不实,是流于形式。缺乏探究精神是国人的通病,而作为中学生,从小事开始,不拘形式地探究是我们的义务,它亦可擦亮我们的双眼,发现一个美妙的世界。
- 范文评析:这篇文章入题快捷,短短20多字就完成了从材料到中心的过渡,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干脆利落,同时与最后一段的风格相协调,使得整篇文章首尾简洁明了,观点突出。而在主体论述环节,作者选取的材料足够翔实,且详略搭配,可谓匠心独运,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