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点拨:人生如潮水,有起也有落,成与败不妨看淡一点。一方面,不必在他人功成名就时盲目追捧,更不必在他功败垂成时落井下石。另一方面,不妨对其成功多一些尊重,对其后的失败多一些理解。因为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而挫败也可能是出于意外。
- 适用话题:看淡成败、爱拼才会赢、捧杀与棒杀、体谅他人
我觉得运动员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强很多,主要是心态方面。如果说给你一个亿,第二天就没了,你会怎么想?你能接受得了吗?我能接受得了,我经历过。运动员打乒乓球,20:0领先,最后被人打成了22:20,这就相当于你有一个亿,第二天没有了,就是那种感觉。去年的世锦赛,我就是一个亿没有了的感觉。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6:3领先,那个对手又不认识,怎么会输呢?我一输大家都开始质疑了,这种选手你都能输?
有些事情大家都看得太理所当然了。一个人做到一定的高度,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不努力,这辈子也赢不了。现在的人对一件事情,很少去找中间点,要么赢,要么输,不会去想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在网上发一些评论。这不是误解,只是他们不懂。(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每年的高考一结束,“高考状元热”便进人高潮。
媒体争相报道状元事迹,高校争相抢收状元。高考状元不仅火了自己,还会带热一个学校,甚至带热一座城。
这些状元无论是男是女、外向内向,无论高矮胖瘦、是美是丑,在媒体记者的笔下,都是有个性、有特质、有非一般才能的“潜力股”。
中国人的“状元情结”可以追溯到科举时代,公众对高考状元抱持的热捧心态,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状元偏爱、溺爱的后遗症,是过度关注后的一种苛求。仅就成才而言,标准为何,该如何定义?相信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人们对“成功”“成才”的定义不必太狭隘。
网上曾热传一个段子: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人?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流、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足见状元未必就是最优秀的人才。当然,这其中的统计难免失之偏颇,我们笑一笑就好,不必自以为是地嘲弄一番。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人生最需要的原本就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尽职尽责,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在平凡中演绎不平凡,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值得提倡。
纵观30多年来的大陆高考状元们,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里尽职尽责地工作,其间也不乏名牌大学的教授、院长、科研机构的科研中坚、工厂企业的骨干等,他们可能不是名人,不是富人,没有官职,但这不是评判他们价值的标准,不能证明他们要逊于他人。
另一方面,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一生中的任何时期、任何岗位上都是状元。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比赛,高考的成功充其量证明他们在人生中很短的一段旅程中暂时领跑。
所以,对高考状元的炒作真应该降降温。作为围观者,我们可以关注高考状元以及他们的“成才率”,但持一颗平常心就好,既不要捧杀,也请勿棒杀。
(摘自中新网,有删改$)
- 范文评析:文章首先阐述了当下中国的“高考状元热”现状,并对“成才”的标准提出疑问;然后又自然地引出社会上另一股对高考状元的贬低、嘲弄风气,同样予以否定;接下来从三个角度反驳论述——人生贵在于平凡中演绎不平凡,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总体上仍高于普通人,“高考状元”本不意味着一生是状元;末段再次总结强调:不应捧杀,不应棒杀,保持平常心就好。本文胜在辩证说理,严谨论证,因而使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