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解析《老照片》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曰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点评
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影像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设题,以影像在不同时代与生活关系的呈现形态为表述,作文材料隐含了科技与人的关系的探讨,作文材料从考生熟悉的生活题材切入,陈述了照相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及情感体验带来的改变与影像,内涵丰富。材料中的“黑白胶片”和“数码技术”的陈述,既描述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也提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内涵。不论是“黑白胶片”的发明,还是“数码技术”的普及,科技的发展使物质变得丰富而易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多样,科技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
两段材料并举,对比了照相技术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每则材料本身就富有辩证意味,材料精短易读,只陈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呈现了意义的容涵性、开放性,这些都给考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考生在审题时,既可以对两段材料表达看法,结合照相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联想;也可以在相似的科技与人的关系背景下,以一段材料为重点,结合自身的经验,围绕照相技术与分享方式、情感体验等展开讨论;还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他能反应科技与人关系的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上角度和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写呢?这其实也是“材料引??”型的作文,其实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在2013年的作文备考建议中就重点讲了“材料引??”题型应试训练,并且在《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一文中突出强调了要强化“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
“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是2012年广东卷出现的作文新题型。这一题型虽然首次在广东卷中出现,但在全国各地试卷中已经出现多年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命题形式和应考策略。因此,我们除了研究好2012年广东卷作文题以外,还应该借助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来加深对“料引写作范围”型作文题的理解。
华南师大陈妙云教授认为,“材料引出写作范围”题型的应试训练,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解读材料的训练,自选角度的训练,明写与暗合的训练和引用材料的训练。(《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
所谓对材料的解读,就是要读懂材料。与现代文阅读题一致,读懂材料应包含着对表层义和深层义的理解,所谓的表层义,就是整个材料客观、整体的意思;所谓的深层义,就是在理解表层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体验挖掘材料中所暗含的话题。所谓表层解读就是对整个材料的客观整体的阅读与理解。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整体客观的阅读。
本次作文题目的材料及要求中没有任何表达主观倾向的字句,是一种完全客观中立的陈述。学生可以从材料表层内容和深层含意中自选角度立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赞成支持材料中的某一方的行为、观点、态度,也可以反对,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本次命题力求在开放性与限制性上取得平衡,既保证了对材料的多元理解,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切入角度的任意扩散。
广东卷作文题干中对选角度的要求是“自选角度”,没有像全国卷的“选好角度”的说法。即目前来说,广东的材料作文评卷中,“角度没有优劣之分”。但必须承认,材料作文中必然有好的角度和相对较差的角度,陈妙云教授甚至认为,“角度有优劣之分,不要放纵学生乱选角度”。因此,训练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角度,就成为了全面备考的必然要求。根据目前的经验,要选好角度,一是重点关注材料中提示性的话语,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提示语是妈妈的话“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这是全文的中心意思。所谓的引用材料,就是在文章中明确引用材料的内容或话语,包括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和夹引夹议三种方式。本次考试按照2012年高考评卷的原则,可引用材料,也可不引用材料。不引用材料的学生,则必须做到暗合材料。所谓的“暗合材料”,是指文章中没有出现“引用材料”的三种方式,但能够通过具体的话语判断出考生读懂了材料的内容材料处理方式,是一种较复杂的处理材料的方法。本次作文许多优秀的作文就体现了暗合材料的写法。
但也不能忽视了一个现象,即本次作文中许多低分作文正是由于考生写作能力不足,无法在文章体现出自己已经读懂了材料内容,因而被判为基本符合题意或偏离题意作文。因此,从全面备考和稳妥立意的角度出发,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引用材料的训练。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今年广东省这道高考作文题,比较准确地击中了考生的灵感神经,让许多考生觉得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该题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以照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讲述了历史传承时期照相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的诸多美好瞬间。那些感人的细节,也在点点绽放中濡染着人们的记忆,给生活的有心人留下了值得玩味的时空断面。
解读题意,我们不难发现,该段材料可从两方面加以考量:
时空角度:从这一角度看,“黑白胶片”与“数码时代”这两个醒目的标识,将两个时代交融在一起,给考生以明确指向。第一段材料,在数量多少、记录内容、欣赏方式、现存状况等方面做了横向对比,昭示着科技发展所引发的情感体验。第二段材料强调随着科技进步,数码技术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状况,让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在记录瞬间的惊喜时,淡忘了过程的喜悦,而这正是命题者隐藏其间的内容,需要考生深入挖掘,方能再现材料的内涵。从辩证的角度看,两种时代,各有千秋,利弊纷呈,弱水三千,各取一瓢,方能在尺幅之间绽放生活奇葩,让你的文章在众方格里一展身手,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内涵角度:从这一角度讲,该段材料语带双关,将表层意象与深层内涵合一,深究其一,兼及其余,将不难调制出一道丰盛的“大餐”。将隐含其间的意象加以整合,不妨这样设置情感的触点:①黑白照片唤起对依依往事的记忆,翻看之际勾连起久违的喜悦,濡染岁月的印痕;②数码相机攫取稍纵即逝的画面,浏览之际那些曾经的画面浮现眼前,印证青春不老的传奇;③黑白照片唤起记忆,但那泛黄的页面,多少令记忆稀释了;④数码照片以清晰的状态,让曾经的喜悦濡染记忆;数码照片易得到、数量多,但快速浏览和更新,导致难以聚焦到点滴瞬间,多少让情感稀释了;⑤照片是时代的缩影,是情感的延续,是岁月的见证;⑥同一层次的画面叠加,如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的普及,让照片这个特殊时代的宠物有了不老的基石。
不可否认的是,照片是时代的缩影,是记忆的载体,是情感的依托。考生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到辽远的过去,拣拾那些久违的记忆画面,能让当事人对曾经的生活有明晰的记忆。基于上述考虑,只要考生能围绕“照片与科技”来谈人的“记忆与情感”,或是“生活方式与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思路样式;如果考生能宕开一笔,围绕“书信嬗变和电子邮件”展开,或是设定为“纸质媒介和网络写作”之类,也可以看作合乎题意的思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就是在切入上述思路时,一定要站在材料的角度,自然剖析,然后过渡到自己熟悉的样式上,方能视为合格文章。
201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建议
1.鼓励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认识,当然,这种经历感受要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2.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要阅读一些新闻类报纸、杂志的评论型文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深度,要在模仿中借鉴名家的写作技巧:比如《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杂文选刊》;3.与阅读同时并进的,是写作,比如可以写一些要常写一些时评、随笔、杂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4.教会学生一些立意方法:正向立意、反向立意、辩证立意、延伸立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