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侧面思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任何事物都处于客观世界的“关系网”中,都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从不同角度联系周围事物去观察思考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另外,事物的发展趋势一般都存在多种可能性,比较明显的可能性是常规角度,而那些不明显的可能性往往会出新意。
用发散思维分析高考作文素材,就是将对象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力求考虑到对象中的各要素和对象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结果,多角度联想和思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
第一,由现象到本质。就一则普通的素材而言,考生若能以变化的眼光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分析种种现象,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比如,苏轼这位历史人物,考生们无论从教材还是从课外资料中都对他有所了解,然而,只有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的考生才能在写作中把这个素材运用得游刃有余。如有的考生从“纪念”的角度落笔,有的考生从“忘记与铭记”的角度落笔,有的考生从“记忆”的角度落笔。苏轼虽饱受屈辱却奋发有为的事例被用得“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收到了“以一当+”的效果。
第二,由结果到原因。考生手中的素材往往是具体的事例,而这些事例告诉考生的只是一些事情的结果。如果考生面对那些结果多问或多想几个为什么,也许一个简单的素材,就会生发出众多的内涵。比如袁隆平这个人物,很多考生只知道他在杂交水稻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然而,如果考生能对这样一个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这个事例可以运用在很多方面。比如“生无所息,生有所息”、跑的体验、愿景等等。
第三,由普遍到独特。面对众人熟知的素材,考生要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现象,就必须以独特的眼光,寻求新的突破,获得新颖独到的思想见解,“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只有这样才会收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效果。以荣获“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部丽华为例,不少考生在引述这个事例时描述的是主人公的坚强,而一些考生却写她的感恩之心,塑造了她的至纯至美,从而雕琢出了心中的天使,显得独特而富有个性。
第四,由聚合到发散。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取用同一事例。比如央视的“感动中国”栏目,每年推出的新闻人物,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位,这些人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感人事迹又有生动细节。如果考生们把每个人物从三到五个角度来分析的话,那么,一个考生实际上就已经掌握了一两百则素材了。用那么多的素材去应对一篇高考作文不是绰绰有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