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和应试中,常常强调,审题立意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审题准确到位,作文就成功了一大半,题审偏了,似是而非,就会一落千丈;立意平平,人云亦云,作文就会丧失竞争力,立意新颖,独辟蹊径,作文就会身价倍增。这些都是从思想对语言的制约作用这一层面,得出的经验之谈。对同学的作文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很容易使相当一部分同学产生困惑:现实生活十分复杂,感情世界无比丰富,我们怎么可能,事事看得准,样样说得透呢?司与迁是深刻的,王安石是深刻的,鲁迅、余秋雨他们的文章无一个不深刻而透彻,但他们是史学家、政治革新家,是民族的魂灵,是文化大师呀,而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学生哪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呢?
在这种困惑中,许多同学产生了一种片面认识,以为议论要深刻透彻就一定要在文章中揭示出人生的大道理,揭示出生活的真谛。于是乎,从政治教科书上,人生格言选中摘出诸如“要辩证地分析问题”、“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失败是成功之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类的一大堆人生信条,塞进大脑,走进试场,看到文题,粗粗一想,大致不差,便像贴商标似地贴一张上去,自以为这样做就会使文章立意高远,议论深透。孰不知,这种做法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不但不能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反而会因为这些似是而非、大而无当的泛化议论,大大减弱文章内容的表现力度。更有甚者,指导高考作文也会归纳出诸如爱国、立志、惜时、自立、改革、教育、环境等等众多所谓题材类型,然后鼓励引导学生,从哲学上找“理论根据”,从名言中找相应的观点,把议论的深刻完全寄托在这些东西上。这种做法只能生产出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畸形胎儿,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区,产生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支配下,没有深人领会教学大纲I考试说明中有关作文教学和作文考试要求的精神实质,在作文训练中,急功近利,过分地注重了思想对语言的制约作用,而无视问题的另一面——语言对思想的反作用,只注重审题、立意,却放松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水平的训练提高。
我们再回到高考作文中来,就不难发现,写作中的这种情况在高考作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即考生议论水平的差异,虽与认识水平有关,但决定因素还是思维品质的高低反映在文章形式1上是语言表达技巧的优劣,而不是别的。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以下两点理由:一是从客观方面看,高考作文全国统一命题,是成千上万人的一场同题写作大战。这一共同的认识对象—作文试题,就使考生认识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二是从考生主体方面分析,考生虽说有南北之别,城乡之异,但绝大多数人年龄全相当,生活经历相似,所受教育又基本相同,这就使得他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水平,很难出现过大差异。换句话说,就是同届考生中除极少数特优分子外,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基本上是处在同一个等量级上的,而所不同的主要是思维品质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两点基本上都属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