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 - 江苏2017高考作文高分范文
- 内容点评:考生借川端康成的话写出了随着列车的奔驰,一切景物被揉碎的景象,借此表达了自己观点:车的变化,车速的加快,景色的消失。继而,通过古今交通工具的变化,景色却被忽视,加强观点。最后,呼吁人们要慢下来,赏析景象。
- 表达点评:首先,通过名言自然引入;其次,古今对比贯穿进行,整个文章结构紧密完整;最后,再次表明观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简单,但正因为简单,从而突出表现了文章的思想精髓。
- 特征点评:典例上通俗易懂,根植于现实的有关北京胡同、西安古城墙的描写,使整篇文章思想主旨更突出。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多写这样的文章,立足现在,更易取胜。
车窗外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向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在川端康成笔下,不断向前奔驰的列车,把周遭的景物揉碎成电影里的叠影。窗玻璃上流动的景色在车辆的巨大惯性中被不断稀释,除了镜后呼啸而过的风,什么都不剩。
从古时的辀轭、近代的轿车,再到现在的汽车、火车,高铁跨越了地域的鸿沟,磁悬浮列车创造了地面的速度奇迹。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不断改变着车辆的类型,以极大的热情突破着慢的局限,缩减着行路的时间。在滚滚向前的车轮中,我们终于成为了米兰昆德拉口中“速度的魔鬼”,却越来越忽视了车窗外变幻的景色,也弄丢了慢步生活的情趣。
古人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试想一下在悠悠的马车上面欣赏黄昏日落的情景该是怎样的惬意,生活的情趣就是懂得欣赏周围的美好。只有“安车以慢行”,才能真切地体会与懂得这样的欢悦。
现在的我们讲究速度,多半是千里江陵一日还,而认为“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树叶”是纯粹的矫情与幼稚,背离了快的宗旨与效益。张爱玲则认为这是一种“生命的欢悦”,在慢的过程更能使人感受切肤的美好,细腻的生活情趣。
逛老北京的胡同,要的不是奔驰宝马,一辆人力黄包车,才得以体会历史的风情;游西安的古城墙,不是乘着吉普车兜风,而是骑着浪漫的自行车,感受唐王朝的风月。
而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慢”已渐渐从大脑中抽离,“快”深深植入在我们的思想。正如林徽因在《九十九度中》中写道:“来往汽车的喇叭,像被打的狗,呜呜叫号。”马路上,一声声刺耳的鸣笛,是被挤坏了的孩子在哀号,诉说着急忙赶路的心情。我看过上海的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上的巨大人流匆忙地涌入不同的站口。封闭疾驰的列车里,除了被急躁呼吸着的空气,就是闭着双眼面无表情的乘客。车窗外的景色被加快为一帧帧无趣的动图,生活的情趣在现代社会的“快”中被无情地淹没。
置身于时代向前涌动的巨大洪流中,我们马不停蹄地向前奔去。我们不断更换着车辆,以寻求更好的性能,却不曾留意速度的狂笑之中窗外的风景在分崩离析。这该是一个慢的时代,是个在弄堂口喝一大碗茶的时代,把车开慢些,风光自然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