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路上,心怀远方 - 江苏2017高考作文车
- 作文内容点评:考生挖掘“车”的象征意,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以老舍先生笔下经典人物形象“祥子”切入,简单交代祥子的宏伟目标及悲剧命运,巧妙地引出论点:车在路上,心怀远方,即要有梦想,不能苟且于眼前的物质生活。然后侧重论证分析人需要心怀远方,并通过季羡林、杨绛等事例,强调心怀远方的重要意义。
- 表达点评:论述思路上条理清晰,结构完整。从开头的老舍笔下祥子形象的引入,到最后假设论证,若祥子“心怀远方”可能不同的人生命运,前后形成有机回环。这样完整的结构无疑凸显了整篇文章的逻辑性,更容易得高分。
- 特征点评:由“车”引入,做到切题;跳出“车”,写“远方”(即梦想),升华主题;语言流畅,首尾回环,例证得当,并非事例堆积,可见考生理性思辨能力。可判为一类卷。
车在路上,心怀远方
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初来城里,便立下拥有一辆车的宏伟目标。车来车往,三起三落,祥子最终抵不过命运的捉弄,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固然时代的欺压推波助澜,可对于他本身,内心失去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车虽在路上,人却失了魂。
车奔驰在路上,必然存在着起点与终点,因而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对人而言,这便是生与死的距离。人一生都在路上,若不想枉自走一遭,就应心怀远方,有所追求。
或许有人说,乘车兜风没有确定的目的地,倒也可以欣赏沿途风景,活得逍遥自在。但我相信,这样潇洒的人同样心怀远方,一个与世无争的桃花源,一种功成身退的人生轨迹。车,不仅仅是风驰电掣的汽车,还可以是悠然自得的自行车。心怀远方,不仅仅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且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身体在路上追求,心却在远方,两者好似相互吸引的磁铁,若即若离,参透了人生的真谛。
车在路上,心勿丢失。有人疾步行走,急功近利,却丢失了心灵,忘记了远方在何方。心在远方,眼界因此开阔,车子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行驶。23岁的英国小伙RhysLawrey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凭借一辆摩托车洒脱前行,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一路上,他追求诗和远方,不畏磨难,不断探索,打破了时间纪录。他告诉年轻人:“跟随自己的心和理想,做想做的、应该做的事,过实现的生活,从现在!”心至远方,身体会产生一种引力,我们应顺势而为,坚持不懈,将这种引力发挥到极致。
心怀远方,还需着眼脚下。车行驶在路上,也许会遭遇坎坷,也许车速过快或过慢,此时便需要一颗敏锐的眼睛细致地观察,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进一步来说,着眼脚下不仅仅是自省,这更是一种谦逊的人生态度,因自省而谦逊,因谦逊而见贤思齐,这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前进。季羡林婉拒“国宝”称号,潜心做学问,并不吝赞叹张中行“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终成一代大师;“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杨绛面对纷扰的世间,心如止水,一心一意地驾驶着自己的车子,追求文学的山顶,即使百年之后成就斐然,也没有丧失心灵,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
当然,人生漫漫,也许即使穷极一生也未到达远方,但是我们没有枉费生命,正如泰戈尔曾言:“天空中没有我飞过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在我看来,祥子若是不甘堕落,勇于与时代抗争,他也许不会落得个凄惨的结局。车来车往,世间纷纷扰扰,唯有心怀远方,行走在路上,不懈追求,才会赋予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