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北高考全国1卷满分作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文化气息)
标题直接使用张衡的名句,有文化气息。该名言虽然小众,但不晦涩,用作标题恰到好处。考生谈“锦鲤”“佛系”“小确丧”的一段,用语成熟,总结也很精炼到位。全文列举年轻人的例子较多。“当今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在我们进入社会后”等用语,都注意站在高中生的立场上,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找准切入点,告别“平均用力”写“劳动”的话题时,很多人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入手,平均用力,而该考生选取了一个有关“劳动态度”的点,把大家对待劳动的不正当心理结合当今的社会现象一一剖析,这就形成了一个小的切入口,同时也有了针对性和深度挖掘的可能。考场作文有字数要求,如果分论点过多,容易因字书限制造成说理不透彻的问题。考生将写作重心放在劳动态度上,对态度的论述占了文章三分之二的篇幅,而且列举的例子都是当今青年中流行的心理现象。由此可窥见其思维的新潮与独到。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张衡曾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劳动是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劳动是物质性的:劳动可以达到目的,勤劳不懈终将获得成果。同时,它也是精神性的:主动投身劳动,是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
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古代,到文明开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常常听到关于劳动的谆谆教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酒扫庭内。”正是因为这种勤于劳动的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才会强大。
揆诸当下,锦鲤微博人人转发,大家都期盼着天降好运,让自己度过好吃懒做的一生;佛系青年数不胜数,“无所谓”“没关系”填充了他们无欲无求的贫乏人生;“小确丧”青年们更是心性消沉,在大好年华就戴上“厌世”的面具。这不仅不是青年应有的模样,其背后的懒怠和不思进取,更是吞噬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没有时间”的借口,“科技发展,AI代劳”的托词,“苦于累”的搪塞,“花钱让人劳动”的懒惰,“又佛又丧”的消极心态,都不是我们面对劳动的正确态度。这些忽视劳动的错误观点,不仅与古人对于劳动的态度相悖,而且与当今人才成长的发展的规律不符。不劳动,我们就不会获得现实的回报;不劳动,我们的行为就缺乏了价值感,将永远在原地踏步;不劳动,我们的精神就会空虚,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也会缺位。所以,作为时代的青年,作为未来的主人,我们要勤于劳动,振兴中华。
古时,陈蕃胸怀治国大志却因不整理屋子而被批评“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国天下为?”当今,支月英执教三十余载,用讲台上的劳动换来孩子们的成长;其美多吉于雪线邮路辛苦跋涉,战胜了高原险阻,传递这人们的思念之情;钱七虎院士用脑力劳动,铸造出中国坚不可摧的防护工程。列夫·托尔斯泰曾言:“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正因为无数勤劳的人们辛勤地劳动,才让世界在创造中发展进步,让中国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劳动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技能和品质。
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更应勤于劳动,振兴中华。让我们一起投入到劳动中来,为达到目的,为葆有尊严,为自我教育,也为了家国大业!如果养成劳动的习惯,我们进入社会后,必将成为有用的人才,因为劳动早已教会我们自律、刻苦与勤劳,也早已让我们习得踏实、尊严与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