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19北京卷满分作文《文明的韧性》(历史熟稔)

发布时间:2021-4-12 18:50作者:北京考生7阅读:493

本文以素材加工、专业性强出彩。

在考场上难得一见这样的好文章。读这篇文章,我们感觉更像是听一位历史学家在做报告。考生对历史熟稔,五千年的文明娓娓道来。每一个朝代、每一个典型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都显得游刃有余,入木三分。这篇文章,就是一篇文明史。考生为了阐释自己的观点精心选择了南宋抗元的文天祥和十四年抗战的爱国志士,写他们的韧性,更具有代表性。除了人物素材,还注重理论素材,无论是开篇的鲁迅,还是中间的化用,抑或是结尾的歌词,都能很好地验证观点,彰显文采。

文明的韧性

鲁迅有言:“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它们曾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辉煌时期。然而在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洗礼之后,只有中华文明依然存在,而其他四大,文明不是被其他民族所取代,就是彻底湮灭在历史的黄沙之中,可见,中华文明是具有强大的韧性。

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也并非一帆风顺,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入侵多次将中华文明的核心——中原文明逼上绝境,比如东晋的五胡乱华、元灭宋朝,清军入关。这些都让少数民族一度占据了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出于文化自信的不足,大多选择打压中原文化。许多古代文明都遭受过这种措施,最终绝大多数文明都被人们彻底地遗忘。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逃过此劫,来源于其强大的韧性。这种韧性的一种显著表现便是名族气节。

当南宋灭亡的局面难以挽回之时,南宋丞相文天祥依然率军抗击元军,但强大的元军将反元军队打得屡屡败退。但文丞相并没有因此接受敌人的劝降,即使兵败被俘之后忽必烈皇帝许给他元朝的丞相之职,他也毫不动容,一心向着他的大宋皇帝。最终,在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后从容就义。而他凛然的气节,并未随着他的身躯消逝,而是在历史的潮流中越发光亮。老百姓们都记住了他,有这样的烈士,中华文明又怎会被世人所遗忘呢?

近代时期,世界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再次让中华文明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日军的侵华战争更是将中华文明再一次腿上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那个国家动荡、民族危亡的时代,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的是向日军罪行口诛笔伐的文人,有的是浴血奋战的军人,有的是高举抗日救国大旗的学生,有的是毁家纾难的商人,有的是宁折不屈的政客,虽然为祖国效力的方式不同,但他们前进的动力都是相同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这也正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强大韧性。

“五千年的文明未曾消亡,中华儿女不畏惧沦丧”一首歌曲如此唱道,正是每个炎黄子孙的气节,成就了中华文明自强不息的强大韧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