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文明的韧性》(意境阔大)
本文以宏达的视角来写中华文明的不朽历史,开篇通过三则经典诗句高度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韧性,一叶成诗,三木成林,意境阔大。并且考生能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让读者在通过鼓点文化感悟中华文明的韧性的同时,又从民族历史中深刻地感悟到中华文明的韧性。考生先用经典诗句引出论证话题,进而赞美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的坚韧品格,最后联系中国现代化的民主革命,提炼出中华文明的韧性——“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思路清晰。结尾呼应开篇,激情满怀,恰到好处地亮明中心,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合。
文明的韧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求知探索的步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捍卫正义的怒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淡泊自守的清心。这一片片经典诗词的树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树林,这茂密的树林彰显着中华文明的韧性。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散落一地的是文化经典的珠宝。唐诗宋词曲《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前人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留下的。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与落寞,也有属于中华文明的韧性。他们不是“千片一绿”而是形态各异的树叶。他们之所以坚韧,是由于落下的灼灼红叶,有人拾起,有人欣赏,有人珍藏。历史车轮的辙痕深刻着文明的韧性。
是什么让东方巨人屹立不倒?是广袤的土地与众多的人口?不,是那坚实的骨骼。是全球第二的GDP?不,是那丰盈的血肉;是文化,是灵魂,是支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韧性。未来的天空等待我们的触碰,未来的远方等待我们的跋涉,未来的祖国的血脉等待我们去延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如是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华夏文明,送你片片红叶,赤旗插遍神州;送你明珠一颗,照彻祖国山河。自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便表明了将民族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井冈山上,“茨萍红土两丛竹,群根破岩万竿出。断头余身犹举火,一炬燎原九州舒”。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有我们的责任使命,我们也要走好我们的长征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现如今,我们要以文化为彩,以自信为笔,传承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风乍起,落叶铺满地,“霜叶红于二月花”,拾起一片美丽的枫叶,装入游子的行囊,送你素履一双踏上中华文明之路,祝你清风自在向着世界民族之林迈进,祝我“华夏方舟”向着文明的海洋“乘长风,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