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触摸城市的温度”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800字范文及解析
拥挤的地铁里,每逢到站,不客气的声音常常响起:“前边的,下车吗?让让!”这让人不由感慨:“劳驾”“请问”“麻烦了”……那些带着温情的词语都去哪儿了?
国际化大都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流奔腾不息,瞬时千里,繁荣纷呈。而与此同时,城市也需具有宜人的“体温”、动人的“表情”、引人的“神采”,这就要靠“情感流”的涌动和滋养,靠善意的释放和凝聚,靠礼仪的规范和涵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触摸城市的温度”“寻找城市的表情”“打造城市的神采”为副标题写一篇作文。
触摸城市的温度800字作文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春天
——触摸城市的温度
四月,是一年中最为美好的一段光阴。暖风煦煦,杨柳依依。我们都喜欢春天温暖的感觉。
泉城义工石晓丹出生在这座城市,高中时她加入了这个义工行列,找到了新的温暖。“跟泉城义工在一起的日子,是我生命里的四月天,温暖、轻灵。被暖暖的阳光照耀着,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其实,这温暖并非只为石晓丹所有。
齐乾坤,这个本该被照顾的残疾人,却关爱着别人。几年来,他与泉城义工其他的几个团队一道,照顾着长清万德周边的三百多名农村殘疾人。
刘亚东,这个志愿服务时间达到1230小时的义工,为陪伴一位患有哮喘病的孤寡老人度过严冬,与老人在一间小平房里住了三个多月。
……
我奉献,我快乐。这是一种温暖的力量。“泉城义工在行动”从2005年初创时的一百多人,到今天的十万人,正像这个城市的温度计,抒写着温暖的刻度。
很多人从2005年泉城义工初创时就开始做义工,一坚持就是六年,而且还要做下去。这恒久的温度,必传递给这个城市以温暖,必慢慢积淀成一个城市的温度。
在历史的深处,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温度的积淀。闵子骞的墓在城市的东部,越千年依然保留。大家可能很少记起他了,但这无妨。闵子骞路是一条现代化的大马路,宽阔而阳光,每次骑车经过那里,每次看到“闵子骞”三个字都会有一种暖暖的情怀。他以孝心阐释出的温暖力量一直都在这片土地上。
个人的力量就是这样经过时间的发酵,一点点沉淀,到今天成了这个城市的体温,来自孝、互助、奉献爱的温度。
泉城义工即以这个时代特有的方式,积聚温暖的力量,触摸和呈现这个城市在这个时代的温度。从一百到十万,不断变化的数字,改写着城市不断攀升的温暖刻度。变化背后是一种恒久的坚守,一种不变的精神。
在别人看来,为老人梳头发、剪指甲,或聊聊天,这算不上什么。但这种小事,对于“泉城义工关爱父亲母亲服务团”来说,就是大事,他们认真而执着。六年从未间断,至今已服务老人上万名。他们积聚的不仅是爱心与奉献,他们更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一种能恒久守护心灵的力量。这些最普通的义工,以心的温度,构成了这个城市的温度。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玫瑰”是我们的“显性”财富。“香”才是一笔巨大的“隐形”财富。它暗藏在城市的精神文明之中。这“香”源于义工自身从助人中得到的快乐,及义工精神在城市的传播。
春天的泉城,天空蔚蓝而辽阔,正像义工们的胸怀。有大爱,才明澄;因奉献,才快乐。正是他们,让人倍觉这个城市的温暖,让人安心地与这个美好的世界依偎。
触摸城市的温度作文提纲
考生可从下面的角度立意:①正确的价值观是打造城市风貌的基本条件;②提高民众素质,打造文明城市;③提倡真、善、美,建设和谐社会;④树德明礼,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三者也是融会贯通的,可以结合在一起写。而题目中出现的三个副标题也有区别:“触摸城市的温度”侧重对城市温度的感知,宜以歌颂为主题;“寻找城市的表情”侧重于负面形象的感知,可以是各种没有“温度”的“表情”;“打造城市的神采”侧重于应当如何打造“城市的神采”。
【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1: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化用例段:做人恭俭庄敬,这是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应该有传承的自觉意识。而这种自觉意识是建立在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上,它体现为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体现为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更体现为振兴民族精神力量的强烈心理愿望。当今社会繁荣纷呈,竞争激烈,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充分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如果我们都有传统礼仪涵咏之心,何必担心生活中“不客气”的声音出现?何必担心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里迷失航向?
强力素材2:2012年6月15日起,青岛旅游景区的24座公厕试点免费提供卫生纸。公厕管理员称,一盘270米长的卫生纸,平均每天用掉八九盘,除了正常使用,很多都被浪费了。最近,为杜绝游客大量“顺走”免费厕纸的行为,北京天坛公园在公厕内安装了6台人脸识别用纸机,游客只要摘掉眼镜、帽子,面朝识别屏幕,机器下方就会有适量的厕纸自动滑出,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才能取一次纸。据悉,“刷脸取纸”后,在游客量较大的南门公厕,厕纸使用量已由过去的每天20卷下降到现在的4卷。
化用例段:一种文明素养的形成,需要大众恪守文明规则,怀有城市情怀。北京公厕内安装人脸识别用纸机,让公民上厕所“刷脸”,是一种将违规拉回正确轨道的措施,但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通过特定的手段让公民知道城市文明的重要性。文明创造在规范,素养形成靠个人。刷脸其实是让人丢“面子”的无奈举措。“人生,静则思己,动则达人。心不静则不能剖心,行不规则不能喻人。”摈弃一时方便,希望每个人都能自觉谨记“知荣而行,知耻而止”。
强力素材3:2002年,杭州市政府提出了“还湖于民”的口号。那年10月1日凌晨2点,西湖景区开始拆除外围围栏。经过短短数小时,西湖便向游客全面免费开放。这次尝试,带来每天平均15万人次的客流,为西湖免票做了有力的注解。一年后,杭州又免费开放了杭州花圃和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两个名列“西湖十景”的公园,真正实现沿湖免门票。免费十多年,游客人数增加了2.1倍,旅游收入增加了近4倍。
化用例段:在人文素养缺失的年代,利益和礼仪往往会建立起一种对立的关系,使素养成为经济的附属品。西湖免费,还湖于民,为人民带来福音,也为杭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政府举措,但确也是温情的生命所在。政出大手笔,胸有大情怀。这种看似经济利益失却的背后又给我们带来多少深邃的思考?当不再考虑利益约束,当肯定人们素养所在,城市的神采自然而然就打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