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成就的作文范文及解析

发布时间:2022-2-13 11:17

孔子的弟子们中,最有鲜明特色的当数子路。

孔子针对子路性情粗野,好勇力、直肠子的特点,用礼渐渐地改变了子路。起初子路以“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即可当箭使用”为喻拒绝学习,孔子则顺势开导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成就的。

孔子曾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意思是子路对老师不盲从,敢于评说、批评、提醒,甚至与老师辩论,促使孔子对一些问题认识更清楚。因此孔子也少出或不出洋相,少干或不干蠢事,人们自然就没有针对孔子的恶言恶语了。

其实,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也需要这样良好的关系。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将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作文。

良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作文

评点:作文最大的亮点在于善用比喻论证。材料讲了孔子与子路相互成就的故事,而在他们相互成就的过程中其实也有矛盾和摩擦。作者抓住这一特点,选用了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即“一匹素绢织上锦绣,需要承受針引彩线穿扎刺绣的疼痛”来阐释这种彼此成就的关系,巧妙而生动。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始终以这一比喻贯穿,对所举人与人“相互成就”的其他事例进行阐释,结构严谨。结尾处又以“益鸟啄树”“苍山负雪”为喻,再次生动地阐释了这种“彼此成就”的美好关系。最后拟诗一首,回扣标题“借君一针,锦绣相还”,主题愈加鲜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成就的。

借君一针,锦绣相还

一匹素绢织上锦绣,需要承受针引彩线穿扎刺绣的疼痛。

这像极了孔子与弟子子路之间的相互成就。孔子的每一课、子路的每一言,对于彼此,就好比一枚引线之“针”。也许被孔子用礼法约束时,性情粗野直爽的子路曾感到如困牢笼;也许被子路批评反驳时,孔子也曾感到尴尬不适。但正是这样的过程,让两个人在摩擦中彼此促进,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其实不止师生之间,在生活中,能借彼此一“针”而相互成就的情况还有很多。

电影《夺冠》中,郎平可谓是朱婷的伯乐,选拔她进入国家队,给她单练,专门给她申请蛋白粉,大赛前夕给她发鼓励短信……终于,我们看到朱婷这一“南山竹”,被郎平打造成“穿云箭”;而朱婷又常常成为郎平的“杀手锏”,每每在关键时刻决定胜负,让郎平的执教更加得心应手。可以说,郎平与女排姑娘的关系,不像师徒,更像伙伴。师徒之间相互成就,共持一“针”,织就最美的锦绣。

织就锦绣的“针”,也可能来自反对的声音。唐朝明相魏征仗义执言,敢于进谏,唐太宗也深明忠言逆耳之大义,从谏如流,两人一个是良臣贤相,一个是千古明君。倘若魏征为了保住官位而谄媚奉上,而太宗也只听溢美之词,则贞观之治只能是一个梦境。画家黄永玉曾写信抨击曹禺的作品,曹禺不但没有反驳,还回信感谢黄永玉的指正,两人在各自的领域皆为大师。“针”穿扎下去的瞬间或许是刺痛的,那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能量——提升自我,托举他人的能量。

相互成就,相互托举,是人与人之间极美好的关系。师生相互成就,是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父母与子女相互成就,是以“人的第二个童年是自己孩子的童年”,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再度成长;朋友相互成就,是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不吝于借他人一“针”,大方地接受他人的“针”,则锦绣将成。

益鸟啄树——鸟为大树啄虫从而自己饱餐,大树欣然接受从而枝繁叶茂、愈加茁壮;

苍山负雪——山因银装素裹而分外妖娆,雪因山之巍峨而积寒不融、冰洁长存。

我听君一言,君从我一劝。彼此借一针,锦绣终相还。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成就的作文

写作指导

在材料第一部分中,孔子对子路循循善诱,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在二人的对话中,子路体现出强烈的自信,其中潜藏着轻视学习的错误认识;孔子则顺势引导,体现出来的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耐心与科学教育方式。

材料的第二部分,孔子认识到因为子路的不盲从,不唯上,正直敢言,也让孔子对一些问题认识更加清楚,故少出或不出洋相,少干或不干蠢事,体现了子路对于孔子的可贵价值。

材料还有很重要的提示——

“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也需要这样良好的关系”,所以,“良好关系”指的是能够相互成就,这是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同学们可以对“良好关系”进行各类合理阐释,比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本材料可写的话题很多——

教育的科学性;因材施教;真正的朋友;人与人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正直敢言的可贵;忠言逆耳利于行;“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善听不同意见;破除“信息茧房”……

素材及化用

素材1:(魏)征再释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化用例段:织就锦绣的“针”,也可能来自反对的声音。唐朝明相魏征仗义执言、敢于进谏,唐太宗也深明忠言逆耳之大义,从谏如流,两人一个是忠臣贤相,一个是千古明君。倘若魏征为了保住官位而谄媚奉上,而太宗也只听溢美之词,则贞观之治只能是一个梦境。

素材2:

投宋于庭翔凤

清·龚自珍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化用例段:相互成就,相互托举,是人与人之间极美好的关系。师生相互成就,是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亲子相互成就,是以“人的第二个童年是自己孩子的童年”,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再度成长;朋友相互成就,是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不吝于借他人一“针”,大方地接受他人的“针”,则锦绣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