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命题内容方向上看,高考作文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应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是同学们今后写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只有贴近生活的作文才能让更多学生有话可说,才更显示出高考的公平性。其实,衡量一个作文命题的优劣,重点要看的就是有没有内涵,同时还得做到让多数学生都有话可说。假如命制出的作文题仅有小部分学生能看懂,那么这个作文题无疑是失败的。但是,如果作文题命制后,多数学生都写到一块儿,造成内容上的雷同,这也不是一道好题。因此,作文题除了要让学生都有话可说外,还需要考虑到区分度。即给有能力的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这些学生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考场作文,最终使分数能够拉开距离。
既然高考作文贴近生活,那么在具体写作上也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第一,要说真话,抒真情。
高考作文题既然都与同学们的生活接近,那么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就不要刻意地捏造事实。只要从生活中取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即可。尤其是抒情类的文章,感情应自然地传递给读者,不能做作地抒情,因为那是虚情假意。虚情假意的作文在高考考场上层出不穷,令人作呕。例如要写“战胜脆弱”,有不少同学写的是父母双亡,从而陷入巨大的悲痛而不能自拔,然后又经过挣扎终于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而说明“战胜脆弱”的道理。试问,现实中这样的学生真有那么多吗?这些幼稚的小作者无非是为了“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才会委屈一下亲人或自己。当然,如果真能得高分,“栖牲”也算值得。但这些虚情假意的作文只能被“打入冷宫”。要知道,感情不是作者喊给读者听的,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而读者也只能从中意会。可见,如何使你的文章蕴含的情感和读者的感受达成默契,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要关注生活、关注时事,能对热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于新闻事件型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有与其他作文形式不同的地方。这是一种“评论类”作文,就是让考生对某种现象、某个热点进行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要求同学们适时关注“窗外事”,千万不能只顾埋头读“圣贤书”。假如对时事完全不了解,那么看到这种作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脑中一片空白。在具体写法上,尽量选择评论类文体。既然是评论,那就要求考生表明自己对某种现象的明确态度。是肯定、否定,还是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但无论哪一种态度,都必须把理由说得严谨,要有较强的逻辑性,从而做到无懈可击,观点鲜明突出。
第三,要避免一些常见的失误。
同学们在审题立意时,经常会出现两种失误:一是所写文章无中心或多中心,洋洋洒洒一大篇,字数不少,但不知所云;二是所写文章的中心与文题的核心意思不吻合,也就是偏离题意。对于这两个问题,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比较头痛,因为每次考试都会遇到,而且这对分数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对于写文章无中心或多中心这个问题,同学们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可能与作文题型有关。比如有些材料作文信息量比较大,内容比较繁杂,有的同学在立意时就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写,或者又觉得哪个角度都该写,生怕丢了材料中的信息而跑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写出一篇面面俱到的文章,并自认为最大限度地照顾了材料内容,殊不知却犯了写作之大忌—一多中心。多中心其实就是无中心,因为读者看了文章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古人云:“立意要纯一而贯摄。”又云:“文主于意,而意多乱文。”这些写作理论说的就是主题要集中和单纯。一般说来,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特别是学生作文,主题更要集中和单一。“嫩绿枝头一点红,恼人春色不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即可表示春天,而且更生动、更具活力,那同学们又何必再追求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紫千红总是春”呢?文章的主题集中凝成最精要的一点,使其成为文章的聚集点,让所有的光都聚集在这一点上,或者从这一点放射出去,那么,文章就会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的“中心突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