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分析】邹市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慢慢地肩负起中国拳击的梦想,一步步去突破,一步步去证明,终于成了自己口中的“英雄”。在奋斗的路上,他一直清楚地知道,梦想从来不是空口无凭的大话,而是在寂静的奋斗里努力生长的果实。
【适用话题】成长 人生方向 选择与取舍
《爸爸去哪儿》之后,邹市明和儿子轩轩火了。当大众以为他已经是一个游走在综艺秀场的过气体育明星时,沉寂许久的邹市明用一条金腰带证明,35岁的他还在打拳。
1998年,教练张传良相中了邹市明。邹市明记得,有一次训练,张传良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怎么理解拳击?”一片沉默中,唯有邹市明脱口而出:“想学拳击要先学会挨打。”这是他学武术时形成的思维方式。这个回答也让张传良注意到了体格瘦小的邹市明:“我看你的脑子已经被打坏了!学拳击,要先学会不挨打,再想办法打别人。”在这之后,张传良成了邹市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以至于这次获得金腰带之后,邹市明行了个大礼,跪谢恩师。
职业与业余拳击除了运动水平相差悬殊、比赛规则有很大不同外,在赛事的性质、时间、防护、量级、宣传和裁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和区别。任何一个拳击运动员都希望站在拉斯维加斯众人簇拥的对擂台上,周围都是人群的尖叫和欢呼,赤裸着上身不戴头盔完成身体的对抗,有人为自己的比赛砸下高额赌注,比赛结束后会有丰厚的奖金,有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为自己打点。这种成就感与奥运冠军太不相同,就像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走完一条就很不容易,而邹市明恰恰两条路都想走。
2004年拿下雅典奥运会的铜牌之后,美国拳击最知名推广人唐·金把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递到他面前,想把他带到职业拳坛。唐·金是一手打造了阿里、福尔曼、泰森、霍利菲尔德等世界顶级拳王的幕后推手,这个机会是多少拳手梦寐以求的。邹市明拒绝了,他深知中国拳击队多么需要一枚奥运金牌,也深知在中国奥运冠军和奥运季军有多大差别。放弃进军职业拳坛的第一次良机时,邹市明才23岁,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他选择走中国人更需要的奥运之路,甚至把手机号、车牌号都改成了2008,每天像超模一样过着强行控制体重的日子。好在,邹市明不负众望,在北京拿到了奥运冠军。这时,他第二次提出要离开国家队,摘掉头盔,走向职业拳坛,但又失败了。为了再打一届,维持荣耀,不让拳击队的辉煌昙花一现,邹市明放弃了转向职业拳坛。27岁的他又打了四年,为了第二枚奥运金牌。
2013年,邹市明正式离开国家队,去闯荡职业拳坛。他签了国内顶尖的体育文化传播机构盛力世家SECA和国际著名职业拳击推广公司TOPRANK。
转向职业比赛,他曾经最得意的“海盗式”打法成了最大的障碍,在澳门的那场职业生涯首秀,邹市明虽然赢了对手墨西哥人瓦雷祖拉,但“业余”的问题也暴露无遗——防守动作不够严谨,躲闪幅度太大,耗费太多体力,太依靠单调的左右摆拳,重心太高,底盘不稳,等等。他已经在训练中很努力地克服这些问题,但多年的习惯不是朝夕就能改的。
邹市明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永远的英雄。”他在夺得WBO蝇量级金腰带的那一刻,实现了这句话。他开启了中国大众对拳击认知的一扇大门,但这扇大门打开之后,就像个巨大的兔子洞,如何不迷失在其中,找到中国人在职业拳坛上的位置,是更艰难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