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已经发生的问题,或者业已出现的现象作为原因,去推断其可能产生的结果,预测其发展趋势,就是“由因推果”,它也是通往议论深刻透彻的一条主要途径。
它与“由果溯因”既紧密联系,又互有区别,二者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互相依存。站在作文题目要求分析的问题(或现象)这一个点上,向上追溯就是“由果溯因”,它探求的是已然现象的成因,主要探讨“为什么”的问题: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等等。向下推论便是“由因溯果”,它推测的是将然的结果,书要研究“会怎样”的问题:这个现象可能引发什么样的新现象,会产生什么新问题,它最终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前景如何,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正确认识某一事物,要想对某一现象作出准确的分析,不仅要研究该事物的现实性,还要对其可能性和必然性进行探讨。前者回答事物已经如何了的问题,后者则回答事物将会如何的问题。对于一种行为要作出客观的评价,对一现象要得出正确的判断,除了从“原因”的角度去研究之外,还常常要看它已然的和将然的结果。
对事物将然结果的正确估计,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思维的睿智。因此,高考中对这种考查形式也比较看重。如1992年考题,要求考生设想“运动鞋”、“红雨衣”和“伞下的一对”中的哪一个人是“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的。1999年的高考题,就是让考生对“记忆移植”现象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展望。考生可以运用科幻形式,以记叙文形式来展现自己的预测情境,也可以用议论文体来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下边是一篇高考满分议论文:记忆移植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