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神童魏永康的故事及分析启示

发布时间:2021-8-6 11:00  2883次浏览  作者:魏永康

魏永康,《广州日报》今日(8日)一篇报道的主人公,就曾是这样的神童——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拐点,在2003年被学校劝退,经历了数次离家出走和求职失败,最终回归正常的结婚生子的人生。

神童魏永康的故事

他是湖南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出生于1983年,他的出生为这个平凡的家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那时的年代,并处于农村,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严重,是魏永康的到来,让母亲在家里地位增添了不少。

魏永康的故事

随着魏永康成长,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就在魏永康刚刚会走路的时候,父亲突然患得重病,从此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后半生,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看着母亲每天拖着劳累的身体上下班,魏永康也懂事了不少,在别的小朋友出门玩耍的时候,魏永康就在家里专心的学习。

她的学习能力比别的小朋友都要高,在别人上幼儿园的时候,魏永康已经开始阅读小学以及高中的知识了,正是因为这种超人的学习能力,在他8岁的时候就考上了一个非常好的高中。

历经三年的时间,在魏永康13岁的时候就走向了大学的大门,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情,渐渐这种超强的学习能力传遍了整个乡镇,随着网络的发达,他特殊的癖好被传在网络之上。

渐渐被称为“天才儿童”,也引来了不少的记者进行采访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母亲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面对这么13岁就走上大学的校门,没有采访到他,记者怎么会善罢甘休呢?于是经过各种了解找到了魏永康所读书的学校,向老师询问了魏永康的情况,老师只回应了简单的几个字:“又是天才,又是怪才。”。

面对这简单的几个字,令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还是一个怪才呢?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路跟随着魏永康的成长。

大学毕业后,17岁的魏永康,成功的走进了中国科学院,这是多么难得的天才,但到达科技园没多久的时间,魏永康就被劝退学了。

难得的人才,为什么会被劝退学呢?根据了解得知,虽然学习成绩非常好的魏永康但是在学校里不能自己生活自理,于是便被劝退学了。

退学后,记者第一时间找到了魏永康的母亲了解情况,母亲表示,在魏永康很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让他帮助一起做过家务,只是一心学习,直到长大后,也没有让他做过,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就连吃饭都是母亲喂着吃。

并且在魏永康学习的时候,母亲经常说:

“你什么都不用管,好好学习就行”。

就是这样,一再向学业发展的魏永康渐渐忽略了自己的生活,这也是母亲在教育上的一大错误,直到被学校劝退,母亲才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看着自己17岁大的孩子就是一个“书呆子”的样子,被退学后也是面无表情,依旧一心钻研学习,悲伤的母亲表示: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作为“神童”的魏永康背后也有自己的苦衷。但庆幸的是,被退学后,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学习更多的东西,慢慢学习着做家务活。

直到2009年,生活可以自己的魏永康也成功的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如今,他已经成家立业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他和自己的妻子并没有给予孩子更多的溺爱。

神童魏永康的故事分析

他的母亲是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位主人公,有着坚定的意念和强大的痛苦耐受性。报道里,她自述,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在小魏读高中的时候,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她靠着在大学里找的勤杂工工作一直陪读。她以典型的中国母亲式的伟大一路呵护着神童儿子,结局是“我真的太对不起他了”的痛悔。

儿子和母亲的行为方式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式教育模式。在这当中,“神童”二字被当做一种智商评价和赢在起跑线上的幸运,其隐含的信息却被选择性忽略了:它是一个单向度的评价模式,它代表了一个人格未完成的状态。而成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是要避免一个人成长的狭隘化和人格的不成熟。

相信每一个完整经历过现有教育程序的人都有同感,我们最初关于成功的概念大多是由考试定义的,少年时代“自我成就”的诉求也是指向与考试相关的一整套评价系统。由于公平性和单纯性,考试系统教会了每个少年“爱拼才会赢”、“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简单逻辑,而这种直线因果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再那么适用了。相反,每个走向社会生活的人,都要适应成功标准从单向度向多向度的转变,接受更复杂多样化的衡量角度,并历练出正常驾驭多面化生活的能力。新闻中的神童,往往是在这关键的接榫处暴露出了软肋,因此再也长不大了。

并无意苛责小魏和她的母亲,这些艰难的人生经历让人叹息又充满遗憾。社会阶层凝固化和社会资源被广泛圈占,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必须面对的社会现状。在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代际积累)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教育功能最大化而找到进入精英层的路径,也是每个孩子有限的选择。因此,即使没有“神童”孩子的母亲们,也常常怀着一种神童逻辑,她们相信单一的、强化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先人一步,却没看到父母的独立人格、事业、审美和生活姿态有先于一切建制教育的重要性;她们相信一切以孩子为先、把孩子的教育提升到改变家庭命运的高度,才能迅速通向成功,却不相信人最大的成功正是对健康日常生活的理解和驾驭;她们认为社会“大趋势如此”,却不愿相信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都有着比想象要大的选择、矫正和治愈能力。

神童小魏已经娶妻生子,他的母亲也和每一个老人一样,开始承担“奶奶的角色”。在为之前的超速抢跑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之后,他们正在找回常态生活。这个过程再一次重复了本该是常识的教育理念:成功不是超常状态,正常才是成功;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魏永康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魏永康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太多超常的智慧被畸形的教育、自私的情感所磨灭,功利浮躁、目光短浅的教育模式只会压抑天性,泯灭人才。尊重每一个孩子,遵循科学教育规律,重视每一个生命呈现出的特殊或平凡状态,为他们提供健康、安全、科学的成长环境,孩子们才可能如春花一般尽情绽放。

透过魏永康母子的经历与遭遇,我们所应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超级“神童”的成长与殒落过程,尤其是作为现今的中国父母来说,更应该从这起悲剧以及魏永康母亲的忏悔中得到更多的警示与教育,到底还有多少中国父母至今依然像曾学梅当年那样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不应该忏悔吗?况且,仅仅为了培养一个超级学霸式的“神童”,便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孩子们在思想认知与价值取向判断、道德品质与情商体系养成以及综合自理、生活能力方面的教育培养和锻炼,真的值吗?而且,即便我们能够教育培养出像当年魏永康那样的学霸级“神童”,又如何去面对由于我们自身的偏颇与失误而被毁掉了的孩子本该幸福快乐的人生呢?

魏永康的故事中有个细节,他家墙壁上长期贴着一张“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此语非常正确,但是此处的“知识”绝不是单指识字多少,解题多快,智商多高,还应该包括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以是关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关于实践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情感辨识、生活能力等都应该囊括在内。然而,曾雪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紧紧牵着孩子的手一步一步走向只会读书,不懂“成人”的教育误区。

个体的悲剧往往离不开社会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社会旺盛生长着一种神童崇拜。从学校争抢到舆论吹捧,社会只管津津乐道于神童的非凡成绩,“天才少年”的光环遮蔽了成长的缺憾及母亲的强悍偏执,变异的成功学扭曲了正常的价值观、教育观,使得神童教育法甚嚣尘上、迷惑人心。没有一个人对他们发出一声劝诫和警告,反而推着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时至今日,母亲才开始反思,痛悔自己害了儿子,这声忏悔对于母子二人来说都有点太迟,但对于其他人却是一声断喝,前不久媒体曝出两岁孩子穿尿不湿上培优课的新闻,可见还有多少父母汲汲于培养智力超常、起跑线提前的神童梦之中,还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强大的意志下上演各种各样心酸的“伤仲永”?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