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荆棘路 - 浙江2012高考满分作文
- 名师点评:立意高远,主题深刻。文章紧扣考题材料落笔,中规中矩,然后笔锋一转,旗帜鲜明地点明文章主旨:“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接着,反向假设引出下文,进一步正面强调观点。再用“多诞生于晚清的日落与新世纪的清晨”的一代人的事例来例证观点,材料经典而不落俗套。由于他们的奔跑,“才最终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至此,立意更加高远起来。紧接着,文章再将主题挖掘引向深入,强调奔跑的意义,以及“我都愿做一个先行者”。
- 富于思辨,格调高昂。文章最后再次分析考题材料中刘继荣女儿的话语,既不断然否定,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了本文较强的思辨性。文章结尾,回扣题旨,重申主张,语言充满鼓动性,格调高昂,振奋人心。本文真不愧为一篇满分佳作。
光荣的荆棘路
台湾著名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是,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
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那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只有鼓掌,那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有谁在奔跑,将有谁来开辟一条新道,将有谁来为后来人树一个航标,开创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
社会像一个大舞台,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却占了多数。人们为他人的精彩鼓掌,分享他人的成功来体会快乐,殊不知,我们自己也可以创造,我也同样能够让别人见证我的美丽,也唯有这样的共同创造,才能推动时代前行的步伐。
我想起这样一群人,他们那一代人,多诞生于晚清的日落与新世纪的清晨,古老的文明古国迎来了新生的阵痛,他们比任何一代人多一份焦虑、困惑与希望。他们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或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引领民众,描写未来。
他们都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奔跑,不做路边鼓掌的人。他们都勇挑社会的大梁,建立了自己的赫赫功名。其中有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诗情礼赞,有巴金对旧式礼教的深切控诉,有茅盾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剖析,有郭沫若凤凰涅槃的呐喊……他们都勇敢参与了这场战斗,才最终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倘若人人只是鼓掌,那么谈何进步与复兴?我们都应该勇敢地踏上这一条荆棘路。
况且这样的参与对别人也可以说是一种鼓励。冰心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过荆棘,也不感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悲凉!”我也许不是鼓掌的那个人,但我踏过的每一步,洒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份情,俨然都是为我身后的人群添了一点温暖,一点鼓励。谁能否认我在这样奔跑的同时也为他人留下了掌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在奔跑。我勇敢地踏上了这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哪怕一个人,哪怕孤单到想落泪,我都愿做一个先行者。
我不能否认刘继荣女儿的话有一定的可取性,为别人喝彩的确重要。但我更坚信,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种信仰,一种期待,一种追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亲自参与努力奔跑的过程。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那么多世纪,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我只愿随历史的洪流一路奔跑,时代推我前进,我为时代领航。
文章开篇简单交代背景后立即表明自己的观点参与奔跑同样重要,然后以一个设问句进一步表明自己的中心,同时也起到了过渡作用。首先,该考生肯定了参与奔跑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价值提升,同时举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例子,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但是作者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紧接着升华了文章的立意参与奔跑对别人也可以是一种鼓励。文末,考生再次论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对文章进行一次总结。全文内容详实,有论有据,结构紧凑,是一篇考场佳作。第四段对例证材料的评价有失准确,如“赫赫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