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19北京卷高考满分作文《文明的韧性》(文学角度)

发布时间:2021-4-12 20:11作者:北京d考生阅读:755

这篇文章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论述文明的韧性,亮点纷呈。考生开篇就用了一个设问句,由文学的作用,从而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主题,即从文学艺术角度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很好地激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和阅读兴趣。文章先后列举了秦朝文学、汉代名家、宋代词人和当代红船精神等,事例按照历史时代的顺序撷取,既有典型代表性,又丰富多彩,恰到好处地论证了文章观点。在文章最后,考生用厚重的笔墨强调文化的自信,从而让文明的韧性这一主旨得到了巧妙深化,让文章立意显得深远而有韵味。

文明的韧性

文学有什么作用?对此,答案莫衷一是。莫言说:“文学与科学相比,的确没有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其实,文学艺术对于文明从传承、品味的提升、心灵的蕴藉等,都是不无裨益的。透过文学艺术的重重迷雾,文明坚韧的内核和灵魂展现了出来。

文学的“韧性”就是对文明的坚守。曾几何时,秦始皇为了杜绝悠悠之口,居然大开杀戒,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这使战国时期生动活泼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消失了,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秦代几乎没有产生一个杰出的作家和一部杰出的作品。文学艺术虽然惨遭腰斩,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李斯的《谏逐客书》脱颖而出,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也坚韧而传。

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用,文明的韧带得到加强,但这种打压式的排挤,更让文学更加繁荣。这是因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一代使臣司马迁正是因为被打压,最终写出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的文学突破正是文明韧性的传奇表现。

宋朝一代文豪苏轼的经历,更是表明文明的韧性对于压迫力具有反响力。苏轼一生中被贬多次,但每一次他都做到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最终“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时“也无风雨也无晴”。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却写出了不朽的名篇《赤壁赋》。再次被贬惠州时,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来被贬儋州,他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这次被贬当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而这也恰恰是自己的平生功业之所在。如此豁达、乐观的情怀,把文学的魅力、文明的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是这样的文明韧性和基因传承,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更应该要坚持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加上革命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我们一定会走好这一代的新长征路。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