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目评析及出题特点
发布时间:2018-12-5 14:43作者:高考作文题阅读:705
【作文题目回放】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根据本高考作文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评析】
题目要求明确划定了“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中国的这些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这些变化”,可以是宏观的谈“中国崛起”,谈“中国崛起”的世界影响;也可以具体谈“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六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当然也可以谈六个方面之外的其他方面,例如,贫富不均、收入不公、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社会服务、能效环境、体制改革、城市交通拥堵、教育,等等。反思这些方面的相对滞后给“中国崛起”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的阻滞作用一一这些也都是题目所要求的“中国的这些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它们转化为中国未来“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中国的崛起”才能更坚实,更为世界关注和称道。
题目还为考生“以小见大”地选材、立意和“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做出了鲜明提示:“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无不与“中国崛起”息息相关。城市、乡村、街道、商店、景点、家庭、学校,一门课程、一堂课程、一位老师、一位同学,乃至高考,乃至面前的语文试题,乃至正在构思写作的这个作文题目,都可以是选材的空间。你喜欢足球,那就谈足球;你喜欢唱歌,那就谈唱歌;你熟悉李白,那就写李白;你熟悉牛顿,那就写牛顿;你热心公益事业,那就写志愿者的经历;你热心文物集邮,那就写自己的收藏。我们都是在“中国崛起”这个大环境中喜欢、熟悉、热心于这些人物和事物的。只要作文可以反映“中国的这些变化”,可以精彩演绎“中国的这些变化”,至于写法,议论、记叙、抒情、说明都行;至于文体,小说、戏剧、曲艺、诗歌也行。只要你熟悉这些体裁样式,只要你能写好。
这道高考作文题目,充分展示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风范,也充分昭示出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用娴熟的方式,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题目特点】
2011年高考作文材料“中国崛起”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具有明显的导向意图,具体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思考中形成的,而现在的中学生整天埋头于大量的应试资料中,远离社会生活,不想关心时政。高考作文题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现状,思考展望国家发展前景,无疑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尊重考生个性,倡导独立思考。《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交流”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2011年高考作文材料出示“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六个角度,供具有不同个性和认知水平的考生选择,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3.取材方便,容易写作,却又难以出彩。“中国崛起”是考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特别是文科生,在政治课上肯定多有接触,即使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加之试题多角度的提示,考生从经济、国际、民生、科技、城市、开放等选择供一篇800字作文使用的材料,可谓是绰绰有余了。然而,考虑到考生掌握的典型材料、生动材料可能是有限的,这类社会性较强的题目,虽贴近生活,但毕竟与中学生日常所为、所思有一定的距离,部分考生作文只能是一篇“主题先行”的应景之作,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因此,很难出彩。
题目要求明确划定了“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中国的这些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这些变化”,可以是宏观的谈“中国崛起”,谈“中国崛起”的世界影响;也可以具体谈“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六个方面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当然也可以谈六个方面之外的其他方面,例如,贫富不均、收入不公、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社会服务、能效环境、体制改革、城市交通拥堵、教育,等等。反思这些方面的相对滞后给“中国崛起”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的阻滞作用一一这些也都是题目所要求的“中国的这些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使它们转化为中国未来“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中国的崛起”才能更坚实,更为世界关注和称道。
题目还为考生“以小见大”地选材、立意和“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做出了鲜明提示:“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无不与“中国崛起”息息相关。城市、乡村、街道、商店、景点、家庭、学校,一门课程、一堂课程、一位老师、一位同学,乃至高考,乃至面前的语文试题,乃至正在构思写作的这个作文题目,都可以是选材的空间。你喜欢足球,那就谈足球;你喜欢唱歌,那就谈唱歌;你熟悉李白,那就写李白;你熟悉牛顿,那就写牛顿;你热心公益事业,那就写志愿者的经历;你热心文物集邮,那就写自己的收藏。我们都是在“中国崛起”这个大环境中喜欢、熟悉、热心于这些人物和事物的。只要作文可以反映“中国的这些变化”,可以精彩演绎“中国的这些变化”,至于写法,议论、记叙、抒情、说明都行;至于文体,小说、戏剧、曲艺、诗歌也行。只要你熟悉这些体裁样式,只要你能写好。
这道高考作文题目,充分展示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风范,也充分昭示出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用娴熟的方式,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题目特点】
2011年高考作文材料“中国崛起”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具有明显的导向意图,具体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参与、思考中形成的,而现在的中学生整天埋头于大量的应试资料中,远离社会生活,不想关心时政。高考作文题从国家发展的大局着眼,引导学生关心国家、民族的现状,思考展望国家发展前景,无疑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尊重考生个性,倡导独立思考。《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表达交流”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2011年高考作文材料出示“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六个角度,供具有不同个性和认知水平的考生选择,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3.取材方便,容易写作,却又难以出彩。“中国崛起”是考生耳熟能详的话题,特别是文科生,在政治课上肯定多有接触,即使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加之试题多角度的提示,考生从经济、国际、民生、科技、城市、开放等选择供一篇800字作文使用的材料,可谓是绰绰有余了。然而,考虑到考生掌握的典型材料、生动材料可能是有限的,这类社会性较强的题目,虽贴近生活,但毕竟与中学生日常所为、所思有一定的距离,部分考生作文只能是一篇“主题先行”的应景之作,很难写出真情实感,因此,很难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