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高考作文议论文高分结构模式套用

发布时间:2021-3-18 20:26  309次浏览  作者:佚名

高考作文议论文高分结构模式九段式

第1段:引材料(以你观点的角度着笔)

第2段:提出观点(一句话,简短而明确,可以是题目的变形)

第3段:正面说理(素材+材料内容+说理)

第4段:过渡(可以是对上文的总结;对下文的开启;一句话名言的引用;你的看法与思考)

第5段:反面说理(素材+材料内容+说理)

第6段:总结(强调你树立此观点的原因,深化论点)

第7段: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谈现实意义,或从反面说缺失的后果,强调这种你的观点在现实中很具有指导意义,很能带给我们和社会正能量)

第8段:结尾1(总结观点,鼓励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第9段:结尾2(一句话,简短而有力度,可以是题目的变形,可以直接体现这个观点的重要价值,可以提出期望或设想等)

高考作文议论文高分结构模式套用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一同到林间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问我:“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他:“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他:“我们又没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长大成人后,每当我看到口若悬河、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贬低别人的人,我都感觉好像是父亲在我的耳边说:“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不少于800字。

范文1:花开无声,方显人生

(1)花开遍野的时节,大多时候,我们未闻花语,却依旧可以嗅其清香,赏其姿态。花开如此,做学问,过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2)国学大师王国维任教于清华园时曾要求学生做到“六不”,总的来讲,便是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长短、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一言以结之,便是要安安静静搞学问,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方得《人间词语》的横空出世。可见,花开无声,方显人生最美色彩。

(3)花开定然是悄无声息的,却可以绽放成最耀眼的星光,点燃灵魂最深处的火。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使得莫言享誉世界,可他依旧缄默,从不吹嘘;小金人的光芒散尽了人生的阴霾,可李安并没有像其他手捧小金人,目中无世人的导演那样议论他人长短,反而更加谦逊;中科大院士的美名高高在上,不曾夸耀拼搏,未曾放言高论,李小文依旧穿着他的草鞋,默默从事研究。或许是一直沉默,他们对人生方才思索得更加清楚,或许是从未吹嘘议论,底蕴反而沉淀得更加深厚。他们人生之花的开放,虽是无声,可香远益清,流芳千里。

(4)花开必然是无声的,却也能在寂静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们总是敬佩杨绛那样,走在人生边上,隐于世事喧嚣外,陶陶然专心治学,就算是遭遇文革的劫难,也是无一句呼天抢地的怨诉,无一句沉郁深重的怨恨,只是心平气和地道来一个时代的荒谬和残酷。可是,倘若我们抛却了聆听自己寂寂心声的机会,偏是要将人生花朵的开放鸣响于世,那结果又是如何?

(5)反观当下,我们不难看到无数畅销书的作家恃才傲物,放言高论,最后却身陷抄袭的旋窝,无法自拔;我们也不难看到无数当红名人,议论他人短长,吹嘘自己盛名,在媒体上掀起一场场“骂战”,最后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了笑话一场。他们的人生因过分渲染,虽是花开时节,却是落红遍地,再也找寻不到曾经那一抹沁人心脾的幽香了。

(6)王国维先生的“六不”原则,在今天、在未来都有着制约人性道德的意义。唯其寂静,得其深远;唯有不过分渲染、不彰显、不闹腾,方显人生本色。

(7)花开无声,香气氤氲;花开无声,方显人生。

熬,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1)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碗粥,需要慢火“熬”。也有人说,人生若苦药,需要文火慢“熬”。亦有人说,人生是一碗汤,需要慢“熬”慢炖。无论把人生比喻成什么,它都是一种经历,经历需要的是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人生用一“熬”字,初听会觉得夸张,可如果能够静静地坐下来,细细地体味自己人生经历的种种,恐怕无论男女老幼,都会觉得这一字用得实在精当。

(2)林语堂说过一句话:“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记不清什么时候读到这句话,只觉得特别精辟,林语堂所说的“这壶茶”,已经不只是“壶泡之茶”,应当是“心灵之茶”。

(3)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遇到的都不会是一马平川,在“熬”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尝遍各种各样的味道,咸味儿的眼泪,甜味儿的幸福,酸味儿的记忆,苦味儿的失败……但是,只要我们慢慢地“熬”,耐心地过,永远保持美好的希望和憧憬,过后你就会发现你会拥有人生里最为珍贵的历程。

(4)“熬”,表面上是一种考验,实际上是一种升华。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如果想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就需要慢慢去“熬”,慢慢去经历、品味和体会。只有走过了这个过程,才能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所以,用“熬”字来形容人生,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在漫长的人生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

(5)纵观历史,孙武能“熬”得住,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司马迁“熬”得住,花了十八年时间完成鸿篇巨制《史记》……相反有的人经不住诱惑,“熬”不住便把人生之路走得一塌糊涂。因此说,“熬”住就是一切。

(6)人生进退是常事,关键是能够“熬”住。“熬”就是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步地努力,达到理想的目标。“熬”得住,就能笑到最后。“熬”要有耐心,“熬”不是你一个人“熬”,而是每个人都在“熬”。

(7)“熬”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生多姿多彩的历程。我们不能坐着、躺着、等着离开,所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熬”,在艰辛的日子里“熬”下去,走下去,充分享受“熬”,在这“酸甜苦辣咸”中缤纷每一个精彩的过程,每“熬”出一步,都是苦乐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回忆里最美丽的画面。

(8)“熬”,关键在于自己的心理调适!世上最好的羹汤,都是“熬”出来的。就像茶是泡出来的,豆腐是磨出来的,功夫是练出来的一样,人生也是“熬”出来的。“熬”,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人生起步敬业始

(1)佛经里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一个老太太,一天到晚总是阿弥陀佛地念个不停;她的儿子听烦了,觉得母亲一天到晚老是阿弥陀佛的真没意思。有一天,老太太正在念阿弥陀佛,这个儿子便喊道:“妈!”老太太问干什么,儿子不响了。老太太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下去,念得很起劲。儿子又喊:“妈!妈!”那老太太说:“干什么?”儿子又不响了。老太太有点不高兴了,不过还是继续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儿子又喊:“妈!妈!妈!”这时老太太生气了,怒道:“讨厌,我在念佛,你吵什么?”儿子说:“妈,你看,我还是你儿子呢,不过叫了三次,你就烦了,你不停地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不也是很烦吗?”

(2)这则佛家“公案”,很有看头,老太太酷似投入,整天不厌其烦地咏经念佛,像是对佛门皈依得非常虔诚,崇信得五体投地;然而,心到佛知,实际她并未进入到一种佛性自觉的状态。因为没进入这种状态,就无法摆脱尘缘的纠缠,于是便在儿子一遍遍地呼叫中,很快掀起俗世的烦恼。她对儿子的气恼,实际就是一个在朝圣路上亦步亦趋的生灵对尘世一步一回头的牵挂。这种牵挂,也许伴有几重无奈,或是几多儿女情长的依恋。但说穿了,都是一种无法忘却的若即若离的回首。将这种状态引申到我们“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说她还是没有“投入”进去。

(3)投入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投入是一种心灵的自觉,是一种全身心的拥有、沉浸、专注,还有对任何干扰的忘却、舍弃与回避。我们说的敬业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因为敬业,就体现为一种心灵的自觉。

(4)有一个轻浮的女人,离婚后一个人住在一套高层住宅里。这天早晨起床后,她穿着睡衣坐在桌前梳头。她从镜中发现窗外有一个健壮的男工正吊在空中擦拭着玻璃。她决定要给这个男工一个惊喜。于是她散披着一头秀发,穿着松软的睡衣,站起身,不住地伸腰抬腿扭屁股,显出一副不胜娇慵的样子。

(5)但那个男工对她视而不见,依然聚精会神地擦着窗户。她不肯罢休,又脱去松软的睡衣,露出里面薄如蝉翼的内衣,并向前走了两步,接近了窗户,柳腰款摆,臀浪轻摇,好不惹人遐思。但那个男工仍无任何反应,依然无声无息地劳作着。世上居然有这样不解风情的男人?这个女人就不信他会是铁石心肠,于是干脆把内衣也全部脱去,全裸地站在窗前,瞪着眼睛痴痴地看着那个男工。这时候只见男工将窗户打开,说:“夫人,请您不要害怕,我要问您,是不是您觉得这玻璃擦得模模糊糊,什么都看不清?”

(6)这个女人却笑盈盈地所答非所问:“请告诉我你都看清什么啦?”

(7)男人便一边立刻关窗户,一边用颤抖的声音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肯定没有把玻璃擦好,模模糊糊的,我什么都没有看清!”

(8)怎样开始我们的人生,以什么样的姿态踏上人生这条路?我们觉得这位男工的“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人生就是应该这样,无论如何都要聚精会神于眼前的事业。所以我们较先拿出的课题就是:人生起步敬业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