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描写冬天的景色
从老舍先生的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情又有诗意的城市——济南;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北平的人们在冬天是忙碌的、热闹的、喜气的;读郁达夫的《江南冬景》,我们又会由衷感慨:在那个微雨温暖的江南,临窗远望,思绪纷飞,是多么的惬意!你那里的冬天又有怎样的风景呢?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它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为什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又吃一惊。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忽又自笑:“夏日可畏,冬日可爱”,以及“团扇弃捐”,乃古之名言,夫人皆知,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怎么描写冬天的寒冷
冬天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清凉和宁静,还有一些思考和哲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样。如同扇子是夏天的宠儿,是冬天的弃儿一样,个人的需求影响了对万事万物的评判立场。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朱自清《冬天》
提到冬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寒冷,而朱自清想到的则是豆腐。热腾腾的豆腐,围桌而坐的家人,不断氤氲的热气,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温暖,感到踏实。写冬天,不写其寒冷,而是独辟蹊径写人间烟火的温情,以物写情,这个角度不仅新颖,更容易和读者产生共鸣。
怎么描写冬天的美
当太阳拨开云雾,当它在严冬傍晚披上闪烁发光的紫红色长袍坠落时,人们几乎无法忍受它那令人眩目的光芒。即使在我们严冬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掉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广阔的麦田铺上了鲜艳的地毯,而天际低矮的太阳在上面投下了绿宝石的光辉,地面披上了美丽的苔藓。华丽的常春藤涂上了大理石般的鲜红和金色的斑纹。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躲在雪层下面微笑。由于地势的起伏,由于偶然的机缘,还有其他几种花儿躲过严寒幸存下来,而随时使你感到意想不到的欢愉。虽然百灵鸟不见踪影,但有多少喧闹而美丽的鸟儿路过这儿,在河边栖息和休憩!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或者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和无法描绘的水晶的花彩时,有什么东西比白雪更加美丽呢?
——【法】乔治·桑《冬天之美》
色彩的描写是此篇文章的亮点之一。习惯中我们总是喜欢用冷色调——“白”来描绘冬天,而作者却一改常规,选了紫红、绿、鲜红、金色这些原本是用来描绘春天的词汇來歌颂冬天。这些炫丽的色彩让人感觉整个冬天都是生机勃勃的;此外,冬天是静的,而鸟儿则是喧闹的,文章动静结合,从视觉和听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自己对冬天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