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当“我”成为“陪伴”的主动者,作文更具戏剧性——“陪伴”主题作文写作点拨

发布时间:2021-5-10 08:56  287次浏览  作者:刘祥

突围角度一:立足生活,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寻找素材,用叙事呈现“陪伴”

【名师支招】亲情是永不过时的写作素材。从亲情出发,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寻找打动人心的素材,写作一篇富含真情的记叙文,可以让文章从众多的空泛议论中脱颖而出。

选用素材,给“陪伴”以全新的意义

当“我”成为“陪伴”的主动者,作文更具戏剧性——“陪伴”主题作文写作点拨

【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江苏省仪征市期中调研考试作文)

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他物的陪伴。父母陪伴我们长大,朋友陪伴我们嬉戏;音乐陪伴我们感悟美好,书籍陪伴我们收获理性;日月陪伴我们经历风霜,山河陪伴我们耕云播雨……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联想与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点拨】

写作本篇作文时,考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陪伴()”。绝大多数考生,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亲人陪伴我”“朋友陪伴我”“老师陪伴我”之类的内容。此种选材,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借助真实感人的细节,凸显出“陪伴”的深层次意义。想要写出新意,出类拔萃,有以下妙招:

妙招1:如果放开思维,便可以发现,生活中“陪伴”我们成长的,绝不只是身边的人。有些考生,是在动画片的陪伴中一点点长大的;有些考生,是在钢琴、古筝的陪伴中一步步走向艺术殿堂的;有些考生,是沐浴着浓浓的书香而逐步走向生命的丰盈……这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他物”,对生命的重要影响,并不逊色于人类。

妙招2:倘若再变换视角,“我”是否也“陪伴”过其他的人或物?比如,陪伴着一朵花的成长,呵护着一段生命的行程等。当我成为“陪伴”的主动者,故事的展开,或许更具戏剧性。

妙招3:倘若选择了记叙文的文体,考生写作时,就要思考,“陪伴”不应该是一时一地的事情,要想把“陪伴”的主题用说故事的方式完整呈现,那么,文章中的故事,就一定要有较长的时空跨度,就必须设置一条叙事线索,将大大小小的陪伴故事串联起来,同时又要注意详略安排。绝大多数的事情,只需一笔带过。集中笔墨写好一两个核心事件就行。

妙招4:如果写作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则需将写作的重心落在“陪伴”方式的探究上,尽量少谈陪伴的意义。意义众所周知,如何陪伴却并非人人都懂得。

妙招5:此外,从情感表达上看,无论写什么样的陪伴,总离不开必要的情感支撑。文中的情感,尽量不要直接表达。要善于将情感藏到叙事或说理中,在字里行间体现真心真情。

需要注意的是,记叙文容易流于平淡。要想让记叙文富有可读性,就需要在情节设计、情感表达、细节描绘、语言运用等方面出“新”出“奇”。

【佳作赏析】

陪伴

□一考生

我想着,这个春节,最寒冷也是最温暖的时候,我回到老家,我的外祖母,依旧静静地坐在那里。我握着她的手,好像我们不曾告别。我又想,她会一直陪伴着我。

过去的过去

小时候,我住在外祖母家,那时,她的房子还只是一个小土屋,阳光照不进去。我总爱悄悄地跟在她的后面,冷不丁地吓她一跳。她也总是一惊,然后嗔怪着说我是个淘气鬼。夏季,我和外祖母在门前老树下乘凉,我总喜欢倚在她的身上,享受着她的蒲扇带来的清凉,然后安静地睡去。冬天,我和外祖母坐在自家的火炉前,听她讲她幼年的故事,然后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过去的过去,外祖母陪我走过盛夏与雪冬,那些细细碎碎的阳光,洒满了我与外祖母共同走过的每一条小径。

后来的后来

等到我长大了,回了城里上学。那时的我,没事便总守在电话机旁,总觉得她一直在电话的那边陪伴着我。我总告诉她,我会回去看她,给她带好多好多的苹果、香蕉,还有好多好多的大红枣。她在电话那边总夸我孝顺。她说,我的外孙女最乖!最好!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开始厌烦她的电话,把她的叮嘱与问候,看成一种唠叨。我不再给她承诺,更不再许诺给她带那些我常常吃、她却几乎从未品尝过的水果。我只是含糊其辞地回答她,过段时间便回去,现在的学习太忙。她便回答,没事,不着急。

后来的后来,我忘记了她的孤独与哀伤,忘记了她曾陪伴着我走过童年,忘记了我陪伴她一辈子的承诺。她却一直在等候着我,渴望着我的偎依与陪伴。

现在的现在

又是一年秋叶黄,我终于有空回到老家,只是,这次是为了最后的告别。她走了,只留下了门前的那棵老树,沉默地守候着我的到来。我的泪滑过脸颊。往事一幕幕在眼前浮现,以前的我,总是自私地想着,外祖母会一直陪伴着我,在我身后,默默地看着我。可现在,她不再陪着我,也不再等候我回来陪她。我不知道,她是否会在美丽的天堂等候着我的陪伴。

我想着,这个春节,最寒冷也是最温暖的时候,我回到老家,我的外祖母,依旧静静地坐在那里。我握着她的手,好像我们不曾告别。我只想,我要一直陪伴着她。

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点评】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片段,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切入,精心选择了典型画面和核心事件,用看似随意的方式娓娓道来,既突出了“陪伴”的主题,又传递了绵长浑厚的情意。

主题意义的表达上,文中的“陪伴”,既包含了外祖母陪伴“我”长大,又包含了“我”离开后陪伴着外祖母的孤独和寂寞,还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法陪伴之痛。多重意义的结合,使得“陪伴”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情感故事,而是有了深刻的社会价值,触碰到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痛点:老无所依。

突围角度二:突破常规,从意想不到的角度

【名师支招】命题材料中,已经对“陪伴”的主体作了多方面的引导,但这还不够。因为,材料中已经列举的,写的人就不会少。要想写出他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内容,还需要立足于材料的提示,从更宏阔的社会生活中寻找更具价值意义的切入点。

基于这样的思考,就可以在文章中表现人与自然的相依相伴。这个主题,又必然会牵连到环境问题、家园问题和文化问题。有了这样的内涵,文章的意义便丰厚起来。

【佳作赏析】

黑的陪伴

□一考生

你见过深沉的、浓郁的、墨气淋漓的、黑魅魅的夜吗?

黑夜与众不同,黑夜是阴阳轮替的必然,黑夜是一种境界,一种栖息和原始的生态美学。

前者是场,而后者是场次。

这种黑也曾经陪伴过我。

老家的院子,粗矮几个栅栏随便一围便是一方天地,农舍菜畦,竹篱小井,偶尔看看韭菜的长势和枣树的枝丫横斜。日子过得如同眼镜片上的反光,一转就是一个光影交替。

尤其待到入夜时,外婆点一盏小油灯,眯着眼睛娴熟地织毛衣做鞋子。四周悄寂无声。

吱呀一声我欢快地推开虚掩的木门,坐在院子里。远山安详,风过林动,一种浑然的纯净。那时候感到天幕欲坠,如同被洗涤过的黑,呈现出一种乌黑发亮的错觉。

黑色也可以发亮吗?我不知道,但那时的我的的确确是目睹了这些。群山相接,是更暗一些的青黑,坐着的小石板也是黑的。但我抬头,仍能望见硕大的星斗,月亮被云遮住的时候,总是犹抱琵琶,朦胧着欲拒还迎。

整夜整夜,就这么坐着,托着下巴看星星,有时还能听到忍冬花炸裂的清脆,我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幻境。醒邪?梦邪?

后来我渐渐长大,离开了老家。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这夜意味着什么。我迷醉于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沸腾的喧嚣撕裂着耳膜,探照灯让黑夜亮如白昼。我去过上海,看过香港,尖沙咀和黄浦江的夜不是夜,或许也正如它们所引以为豪的那样——不夜城。璀璨的令人炫目的颜色,红的黄的金的……

但没有人抬头看看头上的月亮,因为在巨大的光灯下,它早已暗淡无光。

我终于明白了乡村的夜,那是魏晋唐宋元明清的月,是李白杜甫苏东坡笔下的夜……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我默念着,却只觉怅惘。

我忽然想念陪伴我度过童稚时代的黑夜。那时一切都很慢,那时我与天空,是面对面的。

人们近乎狂热地趋向光明,躲避黑夜,活在人造技术叠加制成的光与影中,这是一种虚空,不是吗?

但我知晓有那么一种黑一直陪伴着我,那是墨气淋漓的黑夜。

只可惜,灯火大作,烟消梦醒。

【点评】文章的构思很奇巧。以黑夜为陪伴对象,却又并非真的写夜,而是借夜言事,通过乡村之夜与城市之夜的景象差异,展示出一种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带来的文化意识的变化。

文章的起承转合极为精致。由夜落笔,引入回忆,表面写生活,实际写环境。然后用概述引出对比的内容,突出城市中月亮的黯淡,揭示乡村之夜的文学与文化韵味。最后收拢点题,展示深层次的思考。

突围角度三:缘事而发,层层剖析,在深度挖掘中探究“陪伴”的最佳路径

【名师支招】陪伴的意义,并无太大的探究价值。但是,如何陪伴是一门大学问。比如,相当数量的父母,不懂得如何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相当数量的成人,不懂得如何陪伴衰老的父母走过他们的夕阳时光。故而,围绕“陪伴”这个主题,写作一篇议论文,深入探究“陪伴”的最佳路径与方法,是深层次表现“陪伴”主题的极好写作角度。

【佳作赏析】

“懂我”与“懂你”

□一考生

并非所有的生命,都享受得了有书相伴的时光。对于一个极度厌学的学生,书通常只是沉重的负担。哪怕他面对的,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好作品。

世间事就是这样不讲道理,一部分人认为最美好的,另一部分人,却并不乐意拥有。

这陪伴的事儿,也不过如此。你认为父母的陪伴很美很温馨,他却可能认为父母的陪伴是枷锁,是牢笼。

形成不同认知与感受的,不是陪伴本身,而是被陪伴者的主观心态。陪伴者或许很“懂我”,被陪伴者却未必很“懂你”。

“懂我”与“懂你”,在“陪伴”的谈判桌上,很多时候只是各说各话。一方提供的或许是最货真价实的山珍海味,另一方偏偏只喜欢汉堡。山珍海味的营养当然远远高于汉堡,但那个浑小子坚决不吃。

所以,许许多多看似“陪伴”的行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相守。当陪伴只停留在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控制时,陪伴便只能成为制约。真正意义的陪伴,或许隔了千山万水,却始终不离不弃,相互偎依;真正意义的陪伴,或许淡淡如水,纯净清澈,只把一颗心干干净净地献给另一颗同样干干净净的心。

舒婷在《致橡树》中,不愿做陪伴着橡树的攀援的凌霄花,而要做近旁的一株木棉。相对于木棉来说,凌霄花与橡树的距离更近,陪伴更亲密。但木棉不要那样的陪伴,因为木棉不愿意丧失自我。木棉知道,陪伴不能成为桎梏,陪伴不能丢失了独立。木棉懂得橡树的意义与价值,木棉还需要橡树“懂我”。

是的,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他物的陪伴。但是,所有的陪伴,必须“懂我”“懂你”。日月已陪伴人类走过了亿万年时光,山河也陪伴人类共沐了无数的风雨,它们或许早已懂得人类的七情六欲,人类却并非懂得它们的生存哲学与生命意义。这样的陪伴,对日月与山河,太不公平。

让所有的陪伴都公平起来吧!让陪伴成为平等地付出,让陪伴成为相互索取。只有当所有的陪伴者和被陪伴者,都能够从陪伴中收获同等的幸福与快乐时,陪伴才称其为上苍恩赐给人类的最好礼品。

懂你,陪伴;你,懂我吗?

【点评】本文对命题材料作了一定的颠覆。命题材料中作为正面讴歌的“陪伴”,在该文中被附加了全新的意义,将“陪伴”提升到了平等相守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论证,赋予了陪伴以更厚重的意义价值。

文章由身边的厌学同学开始说起,逐步延伸到生活与文化现象之中。其中,汉堡的比喻,《致橡树》的引用,都被作者融入了新的内涵。这些,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显得十分难得。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