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热点议论文素材话题之一:家庭与时代

发布时间:2018-5-11 22:43  1064次浏览  作者:文易搜

【主要角度】
一、高科技的发展与亲情的关系(加强交流,抑或是阻隔了交流)
二、新时代,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平等、沟通、放手、保持距离;快速发展的社会增强了家长们的焦虑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过度地开发小孩的智力,增加了小孩的负担)
三、智能化养老与亲情的关系(是否淡化了亲情)
四、二孩对家庭的利弊,二孩时代家庭成员的关系变化,教育理念的改变。

【经典名言
1、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7、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史记》
8、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9、父母到了某个年纪总会变老,但他们的容颜会深深烙印在你的脑海里,只要闭上眼睛,想着他们,就能浮现出他们昔日的脸庞,仿佛我们对他们的爱,能让时光停顿。——马克·李维《偷影子的人》
10、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11、我相信,有那么一天:我们会成为更好地自己,会成为父母的依靠,成为值得爱的人!梭罗《瓦尔登湖》
12、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王朔《致女儿书》
13、我们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就是放手让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两条腿走自己的路。——邓肯
14、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关汉卿
15、亲子关系上的专横是最最疏忽不得和最最普遍的一种专横。在爱的名义下它播下了仇恨和挫败的种子。
——莫里斯16、依赖父母的子女是没有出息的。 ——巴金
17、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湮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本·琼森

【经典素材】
1、网络上有一个名为《手机使亲情冷漠》的视频广:海边的男青年看着手机,他的女友离他而去;车里的女孩看着手机,开车的家人不见了;会议室里的职员看着手机,身边的同事纷纷离开;年轻爸爸在家里看着手机,画画的小女儿变得透明。直到他们关了手机放入衣袋,消失了的亲情才回到身边,其乐融融。
2、熟悉的人那里,我们没有秘密,不能掩饰,得不到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在他们那里得不到的,我们希望在陌生人那里得到。网络上方便多了,你不捧我,还有别人。 巴尔扎克在小说《高老头》里写过一种人,出于某种病态心理,对熟悉的人比较冷淡,对陌生的人特别热情,后来在陌生人那里受骗上当,还不肯醒悟。
3、电视节目《变形计》中,城市农村小孩互换,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了解,促成了小孩的成长,拾回了曾经被淡漠的亲情。
4、有一种亲情的距离叫做“刚刚好。谁会指使儿子使劲撞船?爸爸会!跟爸爸在一起能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色彩!
山东卫视《上阵父子兵》携手学大教育共同开展父子亲情线下体验活动。来到金象山景区,参加亲情体验的3对父子,爸爸和儿子之间的距离,诠释了什么叫“刚刚好”!
无论节目里的爸爸,还是线下的爸爸,都在无私奉献着自己,保护着孩子,只愿孩子在枝头绽放!红色儿子在木桥上摇摇晃晃,数次踩空跌倒,爸爸只是在不远的距离看着他,鼓励他!让儿子一点一点往前探!
橘红爸爸刚开始在儿子身边时刻保护着,慢慢地橘红爸爸拉开了与儿子的距离,儿子颤颤巍巍的向前走,全然不知爸爸已经不在身后了。一回头,原来自己也可以走的很好。等到爸爸全身退出时,儿子已经如履平地了!无论爸爸是时时刻刻的保护,还是若即若离的关爱,抑或是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爸爸总能在最佳的时刻诠释什么叫“刚刚好”的距离。
5、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正在成为教育部门的一件开年大事,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来:先是教育部出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杭州市动了真格;接着杭州市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要在全市推行中小学早上推迟上学的举措。
“小学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9点,初中生作业时间超过晚上10点,如果还没有做完,对剩下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做。”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莺对记者说,“推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标准,也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推迟到校是一方面,让学生早一点睡觉,同样重要。”
而拱墅区将在新学期开学那一天,向全区初中生家长发出倡议书:晚上10点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没写完,孩子可以不做,只要家长签上字,第二天交给老师即可。
6、《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火爆朋友圈!减负怎么了?
今年两会,再次将中小学减负问题推向舆论的高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时称,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诗云:“一山放过一山拦”。几十年喊减负,有些地方孩子们的书包越喊越沉,课外负担越喊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喊越少。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大力呼吁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出台了许多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减负。
但近期一篇名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火爆朋友圈,并赢得了众多家长和网友的支持。
为什么在学业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依旧有家长选择为孩子“加负”?中小学减负,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减负,还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事实上,细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尽管年年都喊“史上最严减负令”,但是不少减负政策只针对表面问题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并没有戳到问题的实处。
“学生减负到底应该减什么?”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医科大学校长何延政认为,“减负”减掉的应该是过于繁重的课外负担,而不是减少对学习的投入、对能力的培养,更不是简单粗暴地减少在校学习时间、降低学业水平要求。
(2)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
都知道孩子间的竞争压力大,负担重。减负原本是好事,但是,为什么还有不少人提出“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呢?事实上,不是家长不想减负,而是不敢减。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近年来,我国在抓学生减负时,主要紧盯学校教育,要求学校减少作业,严禁学校补课。来自学校的负担确实减轻了,但校外的负担却迅速增加,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去校外培训班。
中国教育学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不少家庭,悄悄把“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主战场转向课外时间,课辅机构超纲教学、以竞赛转换招生资源的做法,严重扰乱了教育教学秩序,而最终接盘受害的正是中小学生,救救孩子的声音淹没在功利追逐大潮中。
8、智能居家养老模式: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时,智能居家养老系统中的老顽童手表设备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居家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养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装GPS全球定位系统,子女再也无须担心老人外出后走失。
能居家养老是最适合老人的亲情养老,它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升级和优化,继续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孝”道精神,既满足老年人对“家”的需要,又合并了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的优势,配合智能居家系统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外出时也不必害怕出现迷路或走失等状况,父母出现意外状况时更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充分满足了子女对老人的呵护需要与管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