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议论文800字《体验典籍意蕴,传承文化气韵》
2021年2月12日,《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之后立即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积极响应与高度评价。节目展现了典籍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是传递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体验典籍意蕴,传承文化气韵
农历辛丑年初一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获得高度评价。这一栏目聚焦于中华优秀文化中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如《尚书》《论语》《史记》等,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如何阅读理解古代典籍方面带给我们诸多启迪。
打开中国典籍,首先要找到那颗跳动的“中国心”。
历史典籍,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必有“中国”因素,抓住“中国心”才能找到打开它的总钥匙。比如《尚书》,开篇讲尧舜禅让之事,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王治”,说白了就是以德服人、世界大同;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则会让人联想起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荀子所讲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孔子每每回望的那个圣王时代,都不难在《尚书》中找到源头,“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评价名不虚传!以至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如此评说:“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央视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原因就在于此。阅读其他典籍何尝不然呢?抓住核心精神,方能提纲挈领。
打开中国典籍,最好能够知人论世,知晓来龙去脉。
每部经典背后都有故事,只是有的不为人知。比如《论语》中的弟子们、比如写作《史记》的司马迁,对于千年之后的读者,“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的反问充分说明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观首期《典籍里的中国》,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这故事令人感动,让人思考:他们为何如此义无反顾?只因《书》成了他们生命的信仰,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了力量。而这样的故事绝不止一人一事,了解了才更能触摸到其生命的温度,从而增强走进典籍的内驱力。
打开中国典籍,还应设法打通古今,联系实际生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经典都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命运,阅读古代典籍自然应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央视《典籍里的中国》除了内容拓展,还有诸多创新,让历史典故从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影像。比如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最真实的典籍“故事讲述场”,借助现代的舞台表演,带领观众最大程度地沉浸体验,不仅了解了历史,还直击心灵,令人震撼。比之过去《百家讲坛》类节目一人讲述大家听的形式更具现场感,更能使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从而传达出一种文化气韵,引人共鸣。所以我们阅读典籍,也不能与生活脱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早就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里的中国》表面看是一个读书节目,带领观众体验典籍意蕴,实则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气韵,同时指给我们打开典籍的方法。